[发明专利]一种瓦氏葡萄球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55254.3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6591197B 公开(公告)日: 2019-10-18
发明(设计)人: 王飞;杨帅;吴将有;葛滢;常前发;常勤明;程一松;朱桐;王岐川;马贵党;李崇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B09C1/10;C12R1/01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王艳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葡萄球菌 保藏 中国典型培养物 应用 铜污染土壤 耐盐能力 培养介质 耐酸碱 土壤pH 有效铜 土壤 钝化 菌剂 菌株 修复 生长 分类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氏葡萄球菌,其分类命名为瓦氏葡萄球菌KR809427(Straphylococcus warneri KR809427),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599,该菌株已于2016年10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本发明公开了瓦氏葡萄球菌在提高土壤pH值和钝化土壤中铜活性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菌剂。本发明的瓦氏葡萄球菌CCTCC NO:M 2016599生长迅速,具有较强的耐铜、耐酸碱、耐盐能力,并且能显著提高培养介质的pH值、降低土壤有效铜的含量,因此对于不同类型铜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应用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瓦氏葡萄球菌及其应用;具体涉及在铜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铜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由于以往环保措施不足,铜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污染,铜成为了矿区周边土壤中主要的污染物,破坏了该区域的环境质量,也危害了生态和人体健康。因此,治理铜污染仍是世界各国环境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迄今为止,土壤铜污染治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物理方法包括换土、淋洗等措施,能在较短时间内减少土壤铜含量,但需要大量费用,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方法有添加改良剂如矿物和有机质等,可降低土壤铜活性,但大量施用可能影响土壤孔隙度、持水量、pH等理化性状。生物方法则是利用生物本身的代谢过程,改变土壤铜的赋存形态,减少铜的毒性,阻断铜进入食物链,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铜矿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抗铜细菌,数量多、生长快,是近年来环境铜污染生物修复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些细菌在经过分离、培养和驯化后,能与适当的工艺相结合,构建出修复土壤铜污染的技术体系,在铜矿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瓦氏葡萄球菌。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瓦氏葡萄球菌的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菌剂。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瓦氏葡萄球菌,其分类命名为瓦氏葡萄球菌KR809427(Straphylococcus warneri KR809427),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599,该菌株已于2016年10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保藏中心,邮编:430072。

其中,上述瓦氏葡萄球菌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细菌的提取:取铜污染土壤添加到无菌水中悬浮得到细菌培养液;

2)耐铜细菌的初步筛选:配置细菌基础培养基LB培养基,其中添加硫酸铜溶液,灭菌,冷却后得到含铜的LB固体培养基,取细菌培养液涂布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

3)耐铜细菌的进一步筛选:制备含有200mg/L和300mg/L铜浓度的LB固体培养基,根据步骤2)平板上菌落的形态和颜色性状,挑取菌落划线依次接种于200mg/L和300mg/L的含铜固体平板培养基上,从形成的菌落中得到耐铜细菌;

4)菌株的纯化:从含有300mg/L铜浓度的LB固体培养基中挑取细菌,划线接种到不含铜的LB固体培养基上,再进行多次划线,直到获得瓦氏葡萄球菌CCTCC NO:M 2016599。

上述的瓦氏葡萄球菌CCTCC NO:M 2016599在提高土壤pH值中的应用。

其中,上述土壤为酸性土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5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