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隔罩的火炬塔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4672.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段凤江;罗子良;江纬;肖飞;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火炬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生产领域,具体涉及火炬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隔罩的火炬塔。
背景技术
火炬系统是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中重要的组成模块,用来回收并处理整个工艺流程中紧急情况下和装置中正常运转时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流体和气体。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各个模块工作过程中从生产设备上泄放或者连续透气所产生的气体,根据气体的压力被分流到高压或低压火炬系统。高压火炬系统的气源特点是压力高、流量大、组分轻。例如:二级油水分离器泄压阀打开、高压压缩机出口堵塞,安全阀泄放。低压火炬系统的气源特点是压力较低、流量小、组分偏重。例如:低压压缩机出口堵塞,安全阀泄放。火炬塔是火炬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火炬塔释放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热辐射,会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严重地有可能危及船体本身的安全,需要对火炬头进行隔热。
现有技术中,在火炬头的四周围绕钢板进行隔热,但是,钢板重量大,散热效果不好,钢板的损耗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减少热辐射、重量轻、散热好的设有隔罩的火炬塔。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设有隔罩的火炬塔,包括火炬头、基座和隔罩,基座设置为空心柱体,火炬头设置在基座的内腔,隔罩设有连接部和发散部,连接部与基座固定连接,发散部远离连接部一端的直径大于发散部与连接部连接一端的直径,隔罩设置为网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火炬塔的基座上设置隔罩,隔罩设有连接部和发散部,发散部远离连接部一端的直径大于发布部与连接部连接一端的直径,避免了气体燃烧对船体上的操作人员和船体本身过多的热辐射,使气体燃烧时候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空气流动散去,隔罩也能起到防风的作用,避免风过大造成火焰熄灭或者火焰乱窜,能够解决火炬塔系统重量大、散热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有隔罩的火炬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有隔罩的火炬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的设有隔罩的火炬塔,包括火炬头10、基座20和隔罩30,基座20设置为空心柱体,火炬头10设置在基座20的内腔,隔罩30设有连接部31和发散部32,连接部31与基座20固定连接,发散部32远离连接部31一端的直径大于发散部32与连接部31连接一端的直径,隔罩30设置为网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有隔罩的火炬塔,包括火炬头、基座和隔罩,基座设置为空心柱体,基座固定在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上,可以但不仅仅为,基座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固定在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上,火炬头设置在基座的内腔,当火炬头工作燃烧气体的时候,固定在基座上的隔罩能够起到减少燃烧时对船体和操作人员产生的热辐射,隔罩设有连接部和发散部,连接部与基座固定连接,发散部远离连接部一端的直径大于发布部与连接部连接一端的直径,发散部从下向上呈向外发散状,当气体燃烧时,发散部扩大了隔罩内腔的面积,使得气体燃烧散发的热量能够尽快的散发到隔罩上层的空气中,避免隔罩局部热量集中,造成隔罩的损坏,同时,发散部能够增加隔罩内的空气量,使得气体能够充分燃烧,避免造成环境的污染或者造成操作人员中毒等症状,隔罩设置为网状(附图中未示出),能够有效的减少风对气体燃烧时造成火焰乱窜的问题,同时,网状隔罩能够使得部分空气通过隔罩进入到隔罩内腔,使得气体燃烧更加充分,燃烧的火焰更加紧凑,增加了空气的对流,提高了火焰燃烧的散热效率,使用隔罩能够有效降低基板的高度,减轻了火炬系统的重量,提高了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整个平台本身的载重能力。
进一步的,隔罩30间隔地设置有纵向立柱40,纵向立柱40连接发散部32、连接部31和基座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4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肩背包(XQXA001)
- 下一篇:双肩背包(K917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