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4374.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5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沈迎春;林晖;冯涛;周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5B47/00;E05B6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业 设备管理 智能 门锁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锁控制组件、智能钥匙组件及后台服务器;
所述门锁控制组件包括锁体和锁芯,锁芯进口端设有触点,锁芯内部设有锁芯控制模块、锁芯通信模块及电机,所述锁芯通信模块、电机及所述触点分别与锁芯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电机的转子与开锁机构相连;
所述智能钥匙组件包括钥匙本体及插头,插头内设有可与所述触点接触连接的金属探针,钥匙本体内设有钥匙控制模块及分别与之相连的电池模块、通信模块及GPRS模块,所述锁芯通信模块及钥匙通信模块用于实现锁芯控制模块与钥匙控制模块间的信息交互,所述GPRS模块用于实现钥匙控制模块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内还设有与锁芯控制模块相连的发声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上设有与之相连的USB充电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机构包括与电机转子相连的弹珠拨片、设置在锁芯顶端的弹珠限位柱及与弹珠限位柱相配合的锁芯转子,所述弹珠拨片及弹珠均设置在弹珠限位柱内,弹珠限位柱上设有弹珠孔,锁芯转子内侧设有与弹珠孔位置相对应的弹珠限位凹槽,锁芯转子顶端设有开锁拨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珠拨片及弹珠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珠孔及弹珠限位凹槽也为互为镜像对称的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的挂钩两侧相对位置处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锁具推杆,所述锁具推杆与相应的开锁拨杆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的一端与设置在锁体内的弹簧相连。
8.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智能钥匙的金属探针接触锁芯上的触点,钥匙电池模块给锁芯控制模块通电,同时钥匙控制模块通过钥匙通信模块向锁芯通信模块发出唤醒信号;
S102:锁芯通信模块接收唤醒信号并发送此唤醒信号至锁芯控制模块,锁芯控制模块从唤醒状态转入工作状态,同时将锁芯ID信息通过锁芯通信模块发送给钥匙通信模块;
S103:钥匙控制模块通过钥匙通信模块接收锁芯ID信息,并与存储的权限信息进行比对,若信息合法,则进行步骤S104;若信息非法,则产生一条开锁失败的记录信息并保存,再进行步骤S107;
S104:钥匙控制模块产生并保存此次操作的开锁信息;
S105:钥匙控制模块通过钥匙通信模块向锁芯通信模块发送携带钥匙ID信息的开锁指令;
S106:锁芯控制模块通过锁芯通信模块接收开锁指令并与储存的权限信息进行比对,若信息合法,则锁芯发出开锁提示信息,锁芯控制模块驱动电机转动,然后将开锁成功的状态信息返回智能钥匙;若果信息非法,直接返回开锁失败信息;
S107:钥匙控制模块接收锁芯的返回信息,并与步骤S103的记录信息一起产生一条开锁记录信息并保存;
S108:钥匙控制模块将产生的完整开锁记录信息通过GPRS模块传至后台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4中的所述开锁信息包括流水号、锁芯的ID信息及开锁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6中的开锁提示信息为锁芯控制模块控制发生模块发出的滴滴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43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禁管理方法及门禁系统
- 下一篇:硬币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