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粘附功能的振动式蚯蚓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2750.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光;吴亚丽;崔清亮;马云海;宋洪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王云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粘附 功能 振动 蚯蚓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粘附功能的振动式蚯蚓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蚯蚓分离装置存在易损伤蚯蚓活体、分离效果差且无法实现条播的问题。机架上设置有蓄电池箱和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料箱、充料盒、分离盒及蚯蚓条播管,充料盒和分离盒的底部固定有直线电磁振动器;料箱内设置有分离板和其下方的弧状落料板,弧状落料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棱,且弧状落料板的右方设置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下方设置有弹性锁定把手;充料盒为缩口结构,充料盒的前端为充料挡板;分离盒内设置有分离栅板,分离盒前端为分离挡板。本发明方便快速的实现了蚯蚓活体的无损伤有效分离,而且精确控制蚯蚓播量的同时,实现了排序条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缠绕在一起的蚯蚓活体并将其成行排出的装置,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粘附功能的振动式蚯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耕地的过度开发和化肥、农药的滥用导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加剧了土质退化和各种农业灾害,如东北黑土层变薄,华北平原耕层变浅,南方地区土壤酸化、西北有机质含量下降等突出的土壤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耕地产出。
长期研究发现,蚯蚓在吞噬土壤的同时在土壤中形成的孔道和洞穴调节了土壤孔隙率、含水率以及微生物的生存状况,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蚯蚓通过对土壤的消化加工,在运动过程中排泄蚓粪,蚯蚓粪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为耕种土壤添加了营养物质,改变微生物区系构成,并有效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减少了病原真菌的数量;蚯蚓的表皮细胞具有分泌粘液的特性,蚯蚓分泌液的主要形式为粘液蛋白质,其中50%为体内排出的氮,可以在氮素的循环过程中被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吸收。因此,将蚯蚓做为肥沃土壤的改良剂已成为土壤肥料研究者的共识。但蚯蚓“播种”到耕地中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难题:一是蚯蚓从土壤中分离洗净之后易缠绕,机械分离易损伤蚯蚓活体,难以控制蚯蚓播量;二是蚯蚓粘液与分离装置粘附严重,需要解决蚯蚓与装置之间的有效分离;三是针对耕地分行定垄的农艺要求,需要实现成行的活体蚯蚓条播。
自然界中,水稻叶片具有良好的疏水能力,叶片表面上存在着多重毫米级和微米级的几何特征结构。当水滴在水稻叶片特别是叶脉凸起部位滴落时,水滴在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状,并滚落叶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蚯蚓分离装置存在易损伤蚯蚓活体、分离效果差且无法实现条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粘附功能的振动式蚯蚓分离装置。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防粘附功能的振动式蚯蚓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蓄电池箱和至少一组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前后依次连通的料箱、充料盒、分离盒及蚯蚓条播管,充料盒和分离盒的底部固定有直线电磁振动器;料箱内设置有分离板,分离板上开有若干圆形网孔,分离板下方设置有若干块位于料箱内且前后分布的弧状落料板,弧状落料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水稻叶脉形状的凸起棱,且弧状落料板的右端设置有穿出料箱的销轴,销轴的外端设置调节旋钮,调节旋钮下方设置有与其外柱面紧贴的弹性锁定把手;充料盒为后端截面小于前端截面的缩口结构,且充料盒的前端为上下插接于其上的充料挡板,且充料盒上拧有紧贴充料挡板侧壁的充料锁紧螺栓;分离盒内设置有若干左右分布的分离栅板,分离盒前端为上下插接于其上的分离挡板,且分离盒上拧有紧贴分离挡板侧壁的分离锁紧螺栓。
作业时,将洗干净的蚯蚓通过料箱喂入,蚯蚓落在分离板上,蚯蚓透过分离板的圆形网孔落在弧状落料板上,转动调节旋钮控制弧状落料板的旋转角度,蚯蚓通过弧状落料板之间的间隙落入料箱底部,蚯蚓在直线电磁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下依次通过充料盒和分离盒落入蚯蚓条播管后,播入耕地之中,克服了现有蚯蚓分离装置存在易损伤蚯蚓活体、分离效果差且无法实现条播的问题。
分离板的边长i的取值范围为120至150mm,厚h的取值范围为2至5mm,分离板上的圆形网孔的数量为m个、直径为d,以圆心距g横纵方向分布,且圆形网孔的数量m、直径d、圆心距g的关系式为:(m-1)·g+d≤i,m的取值范围是9至11,g的取值范围是12至15mm,d的取值范围是8至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2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器增高架
- 下一篇:一种大蚕斜面立体条桑育自动上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