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型时间温度指示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52291.9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4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刘鹏;段敏;戴岳;刘文;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K11/16 | 分类号: | G01K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梁明升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辣根过氧化物酶 时间温度指示器 葡萄糖氧化酶 四甲基联苯胺 葡萄糖 底物 时间温度指示 检测灵敏度 免疫检测 色原试剂 双底物 体积比 吸光度 显色剂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体系,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体系由两种酶和两种底物两部分组成;(1)所述的两种酶为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两种酶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5μg/ml和0.05~0.2μg/ml,两种酶按照1:1~5:1的体积比加入体系中;(2)所述的两种底物为葡萄糖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两者加入的浓度为0.1~0.4mg/ml以及0.05~0.2mg/ml;(3)双酶双底物加入体系的顺序依次为:葡萄糖、3,3′,5,5′‑四甲基联苯胺、辣根过氧化物酶和葡萄糖氧化酶;(4)按照上述浓度比例及加入顺利依次加入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体系吸光度。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安全的色原试剂,常用作ELISA等免疫检测的显色剂,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而且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型时间温度指示体系,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经历了原材料采集、加工、物流、储藏、货架出售等阶段。在这些过程中,食品所处的温度、湿度等均可以对其品质造成影响。其中,对于易腐败食品,对其温度的监控尤其重要。这是因为,温度在食品流通过程中较难控制,如果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一定时间,则容易造成易腐败食品变质,而传统食品包装上的有效期此时已经失去了其指示食品有效货架期的作用,不能对售卖者或消费者进行警示,从而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
为了严格、有效监控食品在流通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过程,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应运而生。其可以对食品所处外界环境中的温度给出连续性的响应,并且,此响应是不可逆的。时间温度指示器是智能包装的一种,它可以方便消费者准确识别食品的安全性,有效完成冷链温度的实时监控,避免食品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提高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各环节的可追溯性。目前,TTI的类型主要有扩散型、化学型、微生物型、电子型和酶型TTI等。其中,酶型TTI是指反应物(如脂类底物等)通过酶促反应产生的反应产物会导致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在食品流通过程中可以监控时间温度变化历程的TTI。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产生的颜色变化越明显。
我国关于酶型TTI的研究较多,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原理类似,采用不同的酶和底物就可以制备出一系列不同颜色变化的TTI。2009年,宁鹏[1]等人利用碱性脂肪酶与三乙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以酚红-酚酞-百里酚酞混合溶液作为指示剂,通过反应体系颜色变化反映时间-温度的累积变化。田秋实等[2]研究了一种基于蛋白酶反应为基础的酶变型TTI,通过溶液pH的改变导致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应用于监测淡水鱼糜制品在不同冷藏温度条件下的品质变化和货架期预测。2013年,郑光临[3]等人通过糖化酶对麦芽糊精的酶促反应,以碘液为指示剂,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冷鲜肉等产品的TTI。2014年,冯钦[4]等人研究了淀粉酶型TTI及酶经固定化后的体系稳定性,确定了体系配方及最佳酶固定化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2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