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BM节能型衬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0732.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英;黄剑;董恰;李光;王占辉;王伟;陈宝宗;张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轨道系统 泵系统 衬砌 大臂 电气控制柜 节能型 臂架 泵站 工作效率 实时感应 输送管路 系统安装 系统能耗 智能调节 自适应 减小 时变 混凝土 堵塞 智能 灵活 概率 | ||
1.一种TBM节能型衬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拖车主体(6)相连接的大臂系统(1)、托泵系统(2)、环形轨道系统(3)、臂架泵站(4)、电气控制柜(5);大臂系统(1)安装在环形轨道系统(3)的上方,环形轨道系统(3)与拖车主体(6)相连接,托泵系统(2)安装在拖车主体(6)上且位于环形轨道系统(3)的一侧,电气控制柜(5)安装在拖车主体(6)上且与大臂系统(1)、托泵系统(2)、环形轨道系统(3)、臂架泵站(4)相连接;大臂系统(1)包括大臂(101)、伸缩油缸(102),伸缩油缸(102)与大臂(101)相连接,大臂上设有240°摆动马达(103)、60°摆动马达(104)和刷动马达(105);托泵系统(2)包括托泵支架(201)、摆缸泵(202)、控制泵(203)、主油缸泵(204)、摆缸(205)、主油缸(206),托泵支架(201)与拖车主体(6)相连接,摆缸泵(202)安装在托泵支架(201)上且与摆缸(205)相连接,主油缸泵(204)安装在托泵支架(201)上且与主油缸(206)相连接,托泵支架(201)上设有托泵油箱(207)和主控制阀组(209),托泵油箱(207)分别与摆缸泵(202)、控制泵(203)、主油缸泵(204)相连接,主控制阀组(209)分别与摆缸泵(202)、控制泵(203)、主油缸泵(204)相连接;环形轨道系统(3)包括环形轨道(301)、环轨马达(302)、平移油缸(303),环形轨道(301)通过平移油缸(303)与拖车主体(6)相连接,环轨马达(302)安装在环形轨道(301)上且与大臂(10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节能型衬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泵站(4)包括臂架支座(401)、臂架控制阀组(404),臂架支座(401)安装在拖车主体(6)上,臂架支座(401)上设有臂架油箱(402)和臂架泵(403),臂架油箱(402)与臂架泵(403)相连接,臂架控制阀组(404)安装在臂架支座(401)上且分别与环轨马达(302)、平移油缸(303)、240°摆动马达(103)、60°摆动马达(104)和刷动马达(10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BM节能型衬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控制阀组(404)与臂架泵(403)之间连接有LS反馈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节能型衬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柜(5)包括柜体(501)和主控制器(502),柜体(501)安装在拖车主体(6)上,主控制器(502)安装在柜体(5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BM节能型衬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泵(204)的出口设有压力传感器(2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BM节能型衬砌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控制器(502)分别与压力传感器(208)、LS反馈管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M节能型衬砌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原理为:电气控制柜控制托泵系统的主控制阀组,主控制阀组协调控制主油缸和摆缸进行泵送混凝土,与此同时,电气控制柜同时控制大臂系统的大臂沿环形导轨运动和环形轨道做前后移动;此时托泵系统泵送出的混凝土可以顺着环形轨道和大臂到达喷嘴,和速凝剂充分混合后在低压空气的作用下喷出,进行TBM施工后隧道的加固衬砌工作;工作过程中电气控制柜根据LS反馈管路的反馈,实时自适应的调节臂架泵总成压力和流量与工况相匹配,当混喷系统处于工序衔接的停机阶段时,系统自动调整到低压待机状态;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异常升高到警戒值时,立即控制主控制阀组启动反泵反抽一两次,压力降到正常值后继续泵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07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径向水平井软管辅助送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TBM新型混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