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件表面三维重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0640.3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林智勇;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30 | 分类号: | G06T17/30;G06T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表面 三维形貌 计算机视觉 三维重构 序列图像 多层 三维 工件表面粗糙度 预处理 高度信息 图像融合 有效地 景深 显微 重构 显微镜 恢复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件表面三维重构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显微序列图像并进行预处理;S2,对多层序列图像进行融合;S3,恢复工件表面三维形貌并计算三维参数值。本发明方案利用显微镜景深有限的特点,对工件表面进行多层序列拍图,再通过软件对图像融合,恢复出工件表面的准确高度信息,重构其表面的三维形貌,最后计算出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三维参数,实现了对常用的工件表面三维形貌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视觉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件表面三维重构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粗糙度对于工件表面的工作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表面粗糙度的准确测量和合理评定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众多的检测方法中,触针法和光学法最为传统,但由于触针法针头尺寸有限和针头容易损坏被测表面等缺点的影响,使用范围有限;光学法则多需借助于专用仪器,价格昂贵,检测成本过高,并且对于粗糙度检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到光波波长的限制。
在粗糙度评定体系中,二维参数只利用了工件表面极有限的信息,不能有效地表征工件的支承性、耐磨性、密封性等性能;三维评定是从工件表面区域而非轮廓轨迹获取信息,可恢复出工件表面的三维形貌,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对工件表面形貌进行评价,具有整体性和全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件表面三维重构方法,利用显微镜景深有限的特点,对工件表面进行多层序列拍图,再通过软件对图像融合,恢复出工件表面的准确高度信息,重构其表面的三维形貌,最后计算出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三维参数,实现了对常用的工件表面三维形貌进行合理地评价,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触针式检测法损坏被测表面,传统的聚焦法、干涉法、散射法的测量速度慢、信息不准确全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件表面三维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显微序列图像并进行预处理;S2,对多层序列图像进行融合;S3,恢复工件表面三维形貌并计算三维参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采用Z轴数显显微镜层层拍图,并对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降噪、图像增强以及边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利用方差融合规则获取每个像素的聚焦清晰位置,并提取融合后图像的高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利用高度数据恢复工件表面三维形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案利用显微镜景深有限的特点,对工件表面进行多层序列拍图,再通过软件对图像融合,恢复出工件表面的准确高度信息,重构其表面的三维形貌,最后计算出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三维参数,实现了对常用的工件表面三维形貌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件表面三维重构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图像预处理流程框图。
图3是高度数据获取原理图。
图4是高斯插值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与完整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工件表面三维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显微序列图像并进行预处理;
S11,使用Z轴数显显微镜对工件表面进行层层拍图,使拍取的全部序列图像都包含工件在显微镜中Z轴方向的所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0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的重建方法、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贴图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