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旦聚酯纤维FDY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9293.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安;苏琦;孙宝维;陆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D5/08;D01D5/253;D01D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旦 聚酯纤维 fdy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旦聚酯纤维FDY丝及其制备方法,纺丝熔体包括饱和脂肪酸金属盐和聚酯,饱和脂肪酸金属盐与聚酯的质量比为0.0005‑0.002:1;纺丝时的滤后压力为125‑155kg/cm2;纺丝熔体的挤出胀大比为1.25‑1.35;所述饱和脂肪酸金属盐是指碳原子数为12‑22、熔点为100‑180℃以及动力黏度≤1Pa·s的脂肪酸金属盐。本发明在纺丝熔体中加入了饱和脂肪酸金属盐,相当于加入了润滑剂,有效减小纺丝时的滤后压力,进而有效减少出口膨胀,使产品具有良好的保形效果;同时饱和脂肪酸金属盐也可以作为成核剂,增加纤维的固化速度,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保形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细旦聚酯纤维FDY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T纤维或聚酯纤维)具有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优异、耐热耐光性好以及耐酸耐碱耐腐蚀性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且织物具有抗皱免烫、挺括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然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也存在吸湿性差、织物不吸汗、穿着有闷热感、不易着色等缺点,因此大大制约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应用和发展。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异形截面涤纶纤维,提高涤纶纤维织物的外观风格和穿着舒适性,提高涤纶纤维的应用附加值。
目前在聚合物熔体纺丝时存在保形效果不好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纺丝时,由于熔体在喷丝微孔中流出时存在法向应力差,法向应力差引起熔体在口模内流动受到剪切变形,在垂直于剪切方向上存在正应力,增加熔体的挤出胀大比;挤出胀大效应增加会影响到纤维的异形度及保形效果,从而使纤维达不到设计的效果,影响产品品质。
超细旦纤维是指单丝纤度(dpf)比较小的纤维,习惯称为微细纤维。当dpf小到一定程度时,会突现出许许多多的新异性能。超细旦纤维直径小弯曲阻力小,纱线较柔软,比表面积大,覆盖性大,更蓬松,织物表面凹凸结构,增加粉末感。超细旦有毛细管蕊吸性,改善织物透湿性,其高填充密度,具保暖性。单丝强力较低有利于磨毛等后处理加工。但是在现有纺丝过程中的高速纺丝,细旦纤维易出现毛丝,丝条易出现毛羽、缠结等现象,严重时引起断头,在高纺丝压力下,纤维还会产生较大的挤出胀大效应,大大影响产品的保形效果,制约了超细旦纤维的应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纤维的保形效果,提高产品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聚酯纤维熔体纺丝时挤出膨大比过大,产品保形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超细旦聚酯纤维FDY丝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纺丝熔体中加入了饱和脂肪酸金属盐,相当于加入了润滑剂,可有效减小纺丝时的滤后压力,进而有效减少出口膨胀,即减弱挤出胀大比,使产品具有良好的保形效果;同时饱和脂肪酸金属盐也可以作为成核剂,促进聚酯纤维结晶,增加纤维的固化速度,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保形效果;另外饱和脂肪酸金属盐对聚酯纤维结构规整性没有大的破坏,保持了聚酯纤维的优良性能,其折光率为1.49小于聚酯的折光率1.52-1.54,对产品最终的透明性不产生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细旦聚酯纤维FDY丝的制备方法,纺丝熔体包括饱和脂肪酸金属盐和聚酯,饱和脂肪酸金属盐与聚酯的质量比为0.0005-0.002:1;
纺丝时的滤后压力为125-155kg/cm2,现有技术中纺常规超细旦的滤后压力为130-160kg/cm2;所述纺丝熔体的挤出胀大比为1.25-1.35;
所述饱和脂肪酸金属盐是指碳原子数为12-22、熔点为100-180℃以及动力黏度≤1Pa·s的脂肪酸金属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9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