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离心泵压出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48030.X | 申请日: | 201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2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宋怀德;蒋婷;李永乐;赵寿堂;张静;张世存;付岳峰;习宁刚;康渊博;许文静;张伟;张鲁;梁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44;F04D29/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流道 多级离心泵 末级导叶 压出室 后盖板 扩散段 流体机械领域 喇叭形 壳体 轴向 连通 相等 装配 铸造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向尺寸较小,易于铸造和装配的多级离心泵压出室。所提供的多级离心泵压出室包括第一环形流道、扩散段和位于第一环形流道外侧的第二环形流道,第二环形流道设置在壳体内侧,且位于第一末级导叶出口处,第二环形流道各截面的截面面积均相等;第一环形流道由第一末级导叶的后盖板和第二末级导叶的后盖板配合形成;扩散段为喇叭形,位于第二环形流道的一侧并与第二环形流道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离心泵压出室。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多级离心泵压出室为螺旋型压出室(简称蜗壳式)和环形压出室。节段式多级泵的末级采用环形压出室,其结构对称,便于布置穿杠,但是此种结构密封泄漏点多,维修性能差。水平中开式多级泵采用螺旋型压出室,此种结构轴向距离相对较长,加工、装配和铸造较困难,易造成运行不平稳,甚至降低轴承及机组的使用寿命。当泵的流量较小,扬程较高时,若采用螺旋型压出室,由于壳体流道截面面积过小,以致流道狭长,铸造生产较困难,且轴向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向尺寸较小,易于铸造和装配的多级离心泵压出室。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提供的多级离心泵压出室包括第一环形流道、扩散段和位于第一环形流道外侧的第二环形流道,所述第二环形流道设置在壳体内侧,且位于第一末级导叶出口处,所述第二环形流道各截面的截面面积均相等;所述第一环形流道由第一末级导叶的后盖板和第二末级导叶的后盖板配合形成,即第一环形流道是由第一末级导叶的后盖板和第二末级导叶的后盖板围成的;所述扩散段为喇叭形,位于第二环形流道的一侧并与第二环形流道连通。
第一末级导叶的后盖板和第二末级导叶的后盖板可采用止口配合,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环形流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梯形或椭圆形中的任一种。
为了增加密封效果,第一末级导叶后盖板和第二末级导叶后盖板之间可设置有O型密封圈,第二末级导叶后盖板与壳体之间可设置有O型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充分利用导叶的级间空间形成了第一环形流道,打破了以往水平水开式多级泵单一蜗壳式结构,壳体轴向尺寸大大缩小,流道数量减少,简化了装置结构,使结构更紧凑,同时降低了壳体铸造和生产加工难度;提高了运行可靠性。此外,同一泵体可以根据不同参数需要更换导叶、叶轮以及轴套,利用壳体+导叶的形成组成了过流部件,每种泵壳可形成多种性能曲线,壳体内部统一孔径尺寸,通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环形流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水力流道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泵盖,2-泵体,3-第一末级导叶,4-第二末级导叶,5-螺钉,61-第二环形流道,62-第一环形流道,63-扩散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泵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8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塞泵动力端
- 下一篇:蓄存和释放机械能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