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融合聚类分析的关联参数故障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433.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5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董云帆;房红征;樊焕贞;高健;熊毅;李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11472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宇杨;陈琳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融合 聚类分析 关联 参数 故障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融合聚类分析的关联参数故障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对象装备的各种运行数据;
步骤2)根据对象装备的相关资料,建立涵盖对象装备全部参数的参数判读规则库;
步骤3)以参数判读规则库的规则为准,对步骤1)中所有的运行数据筛选获得故障数据,将所有故障数据集合形成无分类故障数据集;
步骤4)将无分类故障数据集通过聚类算法进行有监督的数据自主聚类,获得满足要求的聚类数目和各项聚类中心后,通过确定的各项聚类中心对无分类故障数据集中的所有故障数据进行分类,获得分类故障数据集;
步骤5)将步骤3)中的无分类故障数据集采用映射-规约算法,生成参数关联概率模型,所述的参数关联概率模型包含对象装备中每一参数发生故障的同时,其他参数也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布数据;所述的步骤5)具体包括:
步骤201)依次将包含各条参数的全部故障数据条目分别映射到一起,形成各条参数对应的映射类,所述的映射类包含一个参数的全部故障数据条目及其出现的频度;
步骤202)计算每一映射类中故障数据条目的总数,作为概率计算的分母;
步骤203)累计每一映射类中包含除该映射类对应参数之外的其他参数出现的次数,作为概率计算的分子;
步骤204)将步骤203)中的分子与步骤202)中的分母之比,得到每一参数发生故障的同时,其他参数也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布数据;
步骤6)以步骤4)中的分类故障数据集作为故障判别标准,对步骤1)中的所有运行数据采用最近邻算法进行故障类别识别,获得故障分类结果;
步骤7)将故障分类结果与步骤5)中的参数关联概率模型相结合,获得发生该故障分类结果的所有参数的概率分布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融合聚类分析的关联参数故障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的运行数据的格式满足:每个完整的数据条目包含该数据条目发生的时刻以及在该时刻对象装备的所有参数值;每个数据条目中的单个数据值表征某一时刻的对象设备中一个参数的实测值;各数据条目之间按照发生时刻的先后顺序逐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融合聚类分析的关联参数故障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筛选的故障数据的格式满足:每个数据条目包含该数据条目发生的时刻以及在该时刻发生故障的全部故障参数;对于数据条目中发生故障的参数,根据参数判读规则库标注故障发生所触发的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融合聚类分析的关联参数故障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数判读规则库包含参数的上下限、参数跳变异常判定规则、参数趋势渐变异常判定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融合聚类分析的关联参数故障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101)设定聚类数目K的初始个数为2个,依照当前的K值对无分类故障数据集进行聚类运算,获取K个聚类中心及其对应的K个聚类;
步骤102)计算K个聚类的平均轮廓系数,将K个聚类的平均轮廓系数与K-1个聚类的平均轮廓系数相比较,如果两个平均轮廓系数不变,则选取当前K值作为聚类总数,否则设定K=K+1后重新执行步骤101);所述的轮廓系数表示各聚类中包含的所有数据条目对应的向量点到聚类中心的几何距离的平均值;
步骤103)以步骤102)中确定的聚类总数对无分类故障数据集进行聚类运算,并通过获取的各项聚类中心对无分类故障数据集中的所有故障数据进行分类,获得分类故障数据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4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能量传输发射装置、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流电往复推力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