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茶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47345.2 申请日: 2016-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6718065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姚竞;姚远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3/00
代理公司: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地址: 652200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街道办事处生***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茶树 枝条 栽培 黑木耳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茶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黑木耳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胺基酸和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润作用。它是一种腐生真菌,没有叶绿素,自己不会制造食物,要依靠其他生物体里的有机物质作为它的养料,同时它营腐生生活,一定要在死了的生物体上才能生长发育,它的菌丝对生物体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能使生物体最后粉碎。

黑木耳的种植与培育已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平致富和生态外向型农业的重要途径;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然需要大量的食用菌生产基质,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已被广泛采用,常用的代用栽培基质主要由木屑、麦麸、石膏粉等组成。由于原来的木屑取得需要砍伐大量树木才能得到,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殆尽,影响生态平衡;而油茶树枝叶茂盛,为了保障油茶果实丰产,果农每年都要对油茶树进行修剪。每年经过修剪的枝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现有的茶树枝多数作为柴火烧掉,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由于传统的栽培基质的营养不全面,导致栽培的黑木耳产量不高,品质也不够好,种植时间较长。常规的种植原料资源越来越少,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原材料来代替或补充现有的原料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提供一种营养全面,满足黑木耳生长过程中营养需求,并且栽培的黑木耳产量高,品质好,缩短种植时间和充分利用茶树枝条的利用茶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茶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栽培基质的制作:原料按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茶树枝条40~50份、竹柳木屑30~40份、象草10~20份、石灰粉1~5份、石膏1~3份、豆粕5~10份、贝壳粉1~3份、麦饭石3~6份、硅藻土4~6份、磷酸氢钙2~4份、葡萄糖5~8份、蔗糖6~10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钼0.2~0.6份、磷酸氢氨0.1~0.6份、硫酸铜0.1~0.8份、硫酸亚铁0.5~0.8份、微生物纳米硒0.03~0.08份;所述茶树枝条选用经过晒干至固体物含水率为12~13%、无霉变的茶树枝条为原料,经粉碎至60~80目得到;所述竹柳木屑中一半为颗粒状木屑和一半为带锯木屑;

制备方法为:将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加入木醋液,保持水分含量在50~55%之间;混合均匀后,密封发酵8~15天,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及软化,即得到黑木耳栽培基质;

(2)黑木耳菌袋的制作:将步骤(1)得到的黑木耳栽培基质入聚丙烯塑料菌袋中;栽培基质占所述菌袋内部空间的70%~80%;在菌袋的侧面和底面刺透气孔;

(3)黑木耳菌袋灭菌:将步骤(2)得到的装入基质的菌袋在温度为120~125℃、高压蒸汽灭菌2~3h;待灭菌结束后,恢复到常温,取出菌袋;

(4)接种:在23~26℃的无菌环境下,接入按常规培养好、菌球大小均匀、活力强的木耳液体菌种,接入量为15~25ml/袋;并在菌袋表面覆盖一层用石灰水浸泡过的纱布,接种后于室温、遮光、干燥的培养室内发菌;

(5)培菌: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5℃~24℃,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每隔3~5天进行一次杂菌检查和发菌状况的检查,及时补充接种和淘汰杂菌;当菌袋表面出现米粒状耳基时,每天要保持通风2~3次;在菌袋四周继续划孔,培养5~6天后把菌袋搬进出耳场进行出耳管理;

(6)出耳管理:出耳温度控制在15℃~25℃,并拉大昼夜温差控制在9℃~1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适时通风换气。

优选地,原料按以下原料的重量份数组成:茶树枝条45份、竹柳木屑35份、象草15份、石灰粉2份、石膏2份、豆粕8份、贝壳粉2份、麦饭石5份、硅藻土5份、磷酸氢钙3份、葡萄糖6份、蔗糖8份、过磷酸钙2份、硫酸钼0.4份、磷酸氢氨0.3份、硫酸铜0.5份、硫酸亚铁0.6份、微生物纳米硒0.05份。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为:将亚硒酸盐制备成0.005mol/L~0.05mol/L的溶液,将地衣芽孢杆菌按照混合占亚硒酸盐溶液0.1%~0.3%的比例加入至亚硒酸盐溶液中;并在28~35℃温度下保持24~48h,结晶后利用低温干燥得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