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185.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12/721;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质量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网络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检测任务,所述检测任务用于指示采集设备分段采集第一网络的参数集,所述采集设备包括第一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第二CDN节点及终端;第一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网络为第一网络;第二CDN节点为第一CDN节点的上级节点;所述参数集包括第三参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和第六参数,所述第三参数及第四参数表征第二CDN节点面向第一CDN节点链路的服务质量指标;第五参数及第六参数表征第一CDN节点面向终端链路的服务质量指标;
接收第二CDN节点发送的第三参数;
接收第一CDN节点发送的第四参数及第五参数;接收终端发送的第六参数;
利用所述参数集,对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设备为终端,所述接收所述采集设备采集的参数集,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所述第一网络中端到端的信令响应时延;所述第二参数表征所述第一网络中端到端的数据包传输时延;其中,所述信令响应时延依据实时流传输协议RTSP延时和路由跟踪traceroute时延得到;
相应地,对所述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及traceroute路由信息中每一跳路由网关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路径信息;
当所述网络拓扑路径信息表征端到端的路由路径有至少两条时,以IP地址为维度,对终端采集的针对每条路由路径的第一参数进行汇聚及分析,确定出至少两条路由路径中传输时延最大及最小的路由点;
对终端采集的针对每条路由路径的第二参数进行汇聚及分析,确定出至少两条路由路径中路由间传输时延最大及最小的网络段;
基于确定的网络段及路由点,并结合所述第一网络的路由服务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最优服务路径和最差服务路径的路由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及traceroute路由信息中每一跳路由网关信息,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路径信息;
当所述网络拓扑路径信息表征端到端的路由路径有一条时,依据终端预设时间段内采集的第一参数及第二参数,建立分时动态基线模型;所述模型体现不同服务时间的网络分段质量;
并在所述模型上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网络质量异常时的问题点和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及第六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检测结果,包括:
利用所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及第六参数,并结合设置的阈值及网络服务链路的历史趋势,得到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检测任务,包括:
当终端的播放记录异常时,发送检测任务。
7.一种网络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采集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检测任务;所述检测任务用于指示所述采集设备分段采集第一网络的参数集,所述采集设备包括第一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第二CDN节点及终端;第一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网络为第一网络;第二CDN节点为第一CDN节点的上级节点;所述参数集包括第三参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和第六参数,所述第三参数及第四参数表征第二CDN节点面向第一CDN节点链路的服务质量指标;第五参数及第六参数表征第一CDN节点面向终端链路的服务质量指标;
响应所述检测任务,依据自身在所述第一网络的位置以及端到端的网络服务链路方向,采集对应链路的服务质量指标;
发出采集的服务质量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1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