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频扬声器外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46639.3 | 申请日: | 201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2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烨;徐金国;张秀琴;吴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4R1/28;H04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倪青华 |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频 扬声器 外壳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低频扬声器外壳装置。通过上盖底面外侧均布有若干插杆,该插杆底端外侧面上设有卡缘;所述主体上侧面设有若干与插杆配合使用的凸缘,该凸缘内设有可供插杆插入的插槽,且插槽底端设有与卡缘配合使用的挖空部;所述上盖顶面设有若干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顶面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八个第一发音孔;所述主体底面偏心设有与第一挡板配合使用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五个第二发音孔,该第二发音孔外侧的主体上均设有第三挡板;使低频扬声器外壳装置改进小尺寸扬声器低音音效,增加低音声压,保证扬声器焊片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低频扬声器外壳装置和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小尺寸的扬声器低音效果不佳,与之进行装配的外壳在低音效果,密封性,装配方便性,连接简便性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并且现有产品在复杂的使用环境中,无法长期有效抵抗外界腐蚀、保持产品外观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小尺寸扬声器低音音效,增加低音声压,保证扬声器焊片密封的低频扬声器外壳装置和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低频扬声器外壳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主体和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底面外侧均布有若干插杆,该插杆底端外侧面上设有卡缘;所述主体上侧面设有若干与插杆配合使用的凸缘,该凸缘内设有可供插杆插入的插槽,且插槽底端设有与卡缘配合使用的挖空部;所述上盖顶面设有若干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顶面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八个第一发音孔;所述主体底面偏心设有与第一挡板配合使用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五个第二发音孔,该第二发音孔外侧的主体上均设有第三挡板。
所述主体下侧面设置有八个出音孔。通过设置出音孔,以便于发出声音。
所述第二发音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45°。由于两两第二发音孔之间的夹角为45°,这样一个第二发音孔对应两个第一发音孔,使得反射折射的效果更好。
所述上盖表面设有网状加强筋。通过在上盖表面设置网状加强筋,一方面增加美观,另一方面增加上盖的强度。
所述下盖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向外延伸形成的凸出部,该凸出部上均开设有开槽;所述主体与下盖安装一侧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与凸出部配合使用的卡扣。通过将卡扣卡入开槽内从而实现下盖与主体的可拆卸连接,且拆装方便。
所述下盖与主体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凹槽,主体与下盖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密封圈。通过在第一、第二凹槽所形成的空腔内设置密封圈,有效增强下盖与主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生产成本低。
所述第一凹槽底端设有三角形凹槽,该凹槽的侧壁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吸孔;所述吸孔内设有密封塞。通过设置吸孔,以便于将三角形凹槽内的灰尘吸出;通过设置密封塞,避免不使用吸孔时灰尘从吸孔进入。
所述主体侧面还设有对插端子;该对插端子与主体注塑一体。由于主体上面直接注塑进端子,方便直接安装,即当扬声器和其它零件配合时,直接通过对插端子的形式,更加方便容易操作;通过卡扣形式,外壳上直接注塑进对插端子,可以应用于各种低音场合。
低频扬声器外壳装置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IQC;
步骤2:材料贮存;
步骤3:利用点胶机将扬声器与主体粘接在一起;
步骤4:胶水固化4小时;
步骤5:在主体上安装“O”型密封圈;
步骤6:将下盖卡接到主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6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