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6439.8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陶强;方占召;郑强;党琦;曾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终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作为为终端提供电能的电池,其如何增强续航能力与和提高充电速度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电池的充电来说,现有技术中的最常见的充电方法为:先以恒定电流充电直至电池达到一定的电压,再以恒定电压进行充电直至达到充电至截止电流为止。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充电,若要提高充电速度,就需要采用较大的恒定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阳极电位由于较大的欧姆极化和浓差极化,将迅速下降,将导致锂离子在阳极表面被还原成金属锂,这将对锂电池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并促使电池容量迅速衰减。
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方法为电池进行充电,充电速度较慢,若改变现有技术的充电方法中的充电参数来实现提高充电速度,则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充电速度的同时,保障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包括:
对所述电池进行至少两次脉冲充电,直到所述电池的电压达到电压阈值时,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脉冲充电;以及,对所述电池进行恒压充电,直到所述电池的电流达到截止电流时,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其中,每次所述脉冲充电包括:
使用第一恒定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使用第二恒定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静置所述电池;
使用第三恒定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恒流放电。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各次所述脉冲充电所使用的所述第一恒定电流相同,且每次所述脉冲充电所使用的所述第一恒定电流大于或者等于0.2C,且小于或者等于3C。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各次所述脉冲充电中,使用的所述第一恒定电流进行充电时所使用的充电时长相同,且该充电时长大于或者等于0.1s,且小于或者等于30s。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各次所述脉冲充电所使用的所述第二恒定电流相同,且每次所述脉冲充电所使用的所述第二恒定电流大于或者等于0.05C,且小于或者等于1.5C。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各所述脉冲充电阶段中,使用所述第二恒定电流进行放电时所使用的放电时长相同,且该放电时长大于或者等于0.01s,且小于或者等于5s。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各次所述脉冲充电中,静置所述电池的时长相同,且该静置时长大于或者等于0.01s,且小于或者等于5s。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各次所述脉冲充电中所使用的所述第三恒定电流相同,且每次所述脉冲充电所使用的所述第三恒定电流大于或者等于0.01C,且小于或者等于0.2C。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各次所述脉冲充电中,使用的所述第三恒定电流进行充电时所使用的充电时长相同,且该充电时长大于或者等于0.01s,且小于或者等于5s。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电压阈值大于或者等于3V,且小于或者等于5V。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大于或者等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60℃。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电池充电器、电池适配器、电池控制电路、或芯片中。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铅酸电池、镍铬电池、镍氢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或钠离子电池。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电池应用于终端、可穿戴设备、电动工具、移动电源、无人机、电动车、或电动汽车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包括:
脉冲充电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至少两次脉冲充电,直到所述电池的电压达到电压阈值时,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脉冲充电;
恒压充电单元,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恒压充电,直到所述电池的电流达到截止电流时,停止对所述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其中,每次所述脉冲充电包括:
使用第一恒定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使用第二恒定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静置所述电池;
使用第三恒定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恒流放电。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应用于电池充电器、电池适配器、电池控制电路或芯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6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