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泵回抽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5808.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凡成;马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A61M5/31;A61M5/48 |
代理公司: | 广州睿金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0 | 代理人: | 刘晓钰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泵回抽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泵回抽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方法根据待测注射器的管内的当前压强和用于连接待测注射器与静脉针的软管的长度计算需回抽量,当注射器发生阻塞时,在计算需回抽量时充分考虑了软管长度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正确地计算需回抽量从而准确地释放注射器和软管的管内压强,解决因推杆推注射柄与推杆拉注射柄这两种情况下压力传感器输入值与注射器和软管的管内压强的关系不相同。另外,为了确保可以在回抽时更加准确地释放注射器的管内压强,处理器根据注射器的位移来计算回抽的补偿量,并控制注射泵以该补偿量进行回抽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一种注射泵回抽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注射泵都配备了注射压力检测功能,当放置在注射泵上的注射器在注射过程中出现了压力过大或异常时,注射泵必须停止注射,因为此时的注射可能给病人带来不适、甚至危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客户需求的提高,近几年的大多数注射泵都实现了管路阻塞后的回抽功能,以达到释放注射器的管内压强的目的,从而在医护人员短时间不能现场操作的情况下,病人的不适感能快速自消除,这样就增加病人的使用安全性,也避免医护人员排除管路阻塞需要拔出静脉针时药液射出,也为注射泵在脱离医护人员的场合使用提供更多的可能,但这对压力自释放的准确性出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压力回抽技术,基本都是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反馈控制电机反转,当压强释放到阻塞压强的1/3时即停止释放压力。但是,因为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推杆末端,推杆推注射柄与推杆拉注射柄,这两种情况下压力传感器输入值与注射器内压强的关系是不相同的,所以只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释放注射器的管内压强是不准确的,很难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泵回抽方法,其能够正确释放注射器内的压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泵回抽方法,包括回抽触发步骤:若待测注射器的管内压强大于预设值,则触发所述注射泵回抽待测注射器的推杆以减少待测注射器的管内压强,该方法还包括:
回抽量计算步骤:根据待测注射器的管内的当前压强和预先录入的用于连接待测注射器与静脉针的软管的长度计算需回抽量;
回抽补偿步骤:根据所述注射泵在回抽过程中待测注射器所发生的位移来计算回抽的补偿量;
回抽控制步骤:控制所述注射泵以所述需回抽量和所述补偿量两者之和进行回抽。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提示步骤:在所述注射泵触发所述回抽触发步骤后,发出用于提示待测注射器过压的提示信号。
该方法通过建立功能模块构架,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注射泵回抽方法,其根据待测注射器的管内的当前压强和预先录入用于连接待测注射器与静脉针的软管的长度计算需回抽量,当注射器发生阻塞时,在计算需回抽量时充分考虑了软管长度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即使软管的长度较长,也不会造成回抽时只减少了注射器的管内压强而软管的管内压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减少,从而使病人的不适感能快速自消除,与现有的回抽功能相比,更加正确地计算需回抽量从而准确地释放注射器和软管的管内压强,解决因为推杆推注射柄与推杆拉注射柄这两种情况下压力传感器输入值与注射器和软管的管内压强的关系不相同。另外,为了确保可以在回抽时更加准确地释放注射器的管内压强,处理器根据注射器的位移来计算回抽的补偿量,并控制注射泵以该补偿量进行回抽补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