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降解棉酚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5773.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4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单宝龙;陈雷;王春凤;谷巍;谢全喜;姜延龙;王红;亓秀晔;陈振;徐海燕;于佳民;张志焱;辛国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56;C12P21/06;A23L5/2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枯草芽孢杆菌 保藏 中性蛋白酶 棉酚降解 游离棉酚 降解棉 降解 棉粕 酸溶 蛋白 中国典型培养物 发酵培养 培养基 接种量 酶活性 菌株 发酵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降解棉酚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LCC1‑0039,已于2016年11月2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武汉市武昌珞珈山,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663。该菌株在只含有棉粕的培养基中即可实现对游离棉酚的降解,无需额外添加碳源,大大降低了棉酚降解的成本;而且,采用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在2%的接种量、发酵培养48h的条件下,即可达到97.81%的棉酚降解率,实现了对游离棉酚快速、高效的降解。同时,还能利用棉粕发酵生产中性蛋白酶和酸溶蛋白,中性蛋白酶的酶活性最高可达4101U/g,酸溶蛋白的含量可达26.9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降解棉酚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一些常规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严重缺乏。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已成为当今我国饲料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将长期成为我国畜牧业及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寻求非常规蛋白质饲料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产棉大国,年产棉籽量达到1100万吨,年产棉粕量在600万吨以上,占蛋白粕总量的10.7%。棉籽饼粕是棉花作物的重要副产品,是棉籽经脱壳、加热、压扁成薄片用己烷浸出油后,所剩余的副产品。棉籽饼中营养丰富,内含蛋白质40%以上(与豆饼接近),粗纤维11-15%,赖氨酸1.59%,蛋氨酸0.52%,以及较多的维生素B,硫胺素和有机磷等,是畜禽饲料中非常有价值的一种原料。然而,棉籽饼中含有棉酚、环丙稀脂肪酸、单宁等有毒物质,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是棉酚。
棉酚(gossypol)俗称棉毒素,占普通棉籽的0.7%-4.8%,是锦葵科棉属植物色素腺产生的多酚二萘衍生物,存在棉花的根、茎、叶和籽实的色素腺体中,尤其是籽实棉仁的球状腺体中含量较多。最早是由英国化学家Longmore从棉籽中分离出来的,是一种黄色的色素物质。棉酚纯品是由俄国人Marehiewski于1899年最先从棉籽油的下脚料中分离出来的,棉酚纯品为黄色结晶,能溶于低沸点石油醚和水,熔点181-185℃,分子式为C30H30O8,分子量518.55。棉籽体内棉酚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结合棉酚和游离棉酚。结合棉酚在机体消化系统中不被吸收,可很快随粪便排出体外,毒性很低。游离棉酚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基团(醛基和羧基)对动物毒性很大,游离棉酚含量在0.02%时无毒,0.02%-0.05%时轻微毒性,高于0.15%时具有强毒性。棉籽饼粕在饲料中的用量只有40%左右,极大限制了棉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长期饲喂动物过多的棉粕饲料,尤其是未将棉粕进行脱毒处理时,棉酚含量会在动物体内蓄积,引发中毒。导致动物出现急性呼吸窘迫临床症状,厌食乏力,甚至死亡等。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有效方式来利用棉籽粕,降低棉酚含量,这对解决我国蛋白资源严重短缺发挥巨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