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地下结构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5317.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洁妹;汪一鸣;李一星;陆文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地下 结构 连续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既有地下结构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锦沧文华楼宇改建工程地处静安区核心商务区,位于南京西路、陕西北路交汇处。毗邻上海商城和展览中心,占地面积9040平方米,主楼高30层,拥有总统套房、高级豪华套房和标准套房514套(间),生活设施齐全。锦沧文华大酒店改造成商业加办公用综合写字楼,建筑施工内容主要为上部结构改建和裙楼地下一层改为地下四层,原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改造后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本工程相应了十三五规划中提及的旧房改造的宗旨,充分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设计宗旨。此外,改建后的大楼设计上充分考虑人性化,更符合静安区核心商务的设计理念,使地面平台至周边道路交通更加顺畅,合理的利用了闹市区的土地使用率,使改造后的景观和设施更加优美和安全,同时给将来的使用功能布置与减小现场施工带来的影响,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以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节能节省资源的国策为指导,借鉴国际前沿开发理念,结合项目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充分论证工程、技术和经济合理可行的基础上,引入了“既有地下结构地下连续墙”的方案,即在不破坏旧围护体系的情况下施工新围护结构。因此,需要有一种能实施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既有地下结构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能实现不破坏原围护体系的情况下,施工新围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既有地下结构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在既有地下一层结构地墙槽段两侧浇筑挡土隔墙和深导墙,在地墙成槽前,采用全回转钻机在地墙位置清障后回填加固,加固完成后两侧施工常规导墙,无槽壁加固区域施工深导墙,然后,地墙两侧槽壁采用MJS和CSM进行加固,最后,地墙成槽施工,在地墙成槽时,采用的泥浆配比:比重1.08~1.2,粘度22~30″,PH=8~10,含砂率<4%,泥皮1~1.5mm。
所述地墙成槽时随挖随测随纠,保证地墙成槽垂直度1/300。
所述地墙成槽前还需对既有地下结构的底板和底板下障碍进行清除,清障时,增设水平传力带,在地墙槽段内清障完成回填水泥土后,破除传力带,保持既有地下结构传力体系,减小对周边的影响。
所述地墙成槽结束后对地墙槽段进行超声波测试,当发现地墙槽壁有坍方的现象,采取在地墙钢筋笼外侧包裹防水土工布的措施,防止混凝土浆液的流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实现在既有地下结构内施工地下连续墙。能实现保护周边建筑、环保节能及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闹市区的土地使用率,同时给将来的使用功能布置与减小现场施工带来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既有地下结构内隔墙示意图;
图2是既有地下结构清障示意图;
图3是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成槽示意图;
图4是无槽壁加固成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既有地下结构地下连续墙在原有地下结构内施工,对原有地下结构有深入的了解,结合实际现场和图纸进行分析,成槽前需对既有地下结构的底板和底板下障碍进行清除、底板与隔墙和深导墙的节点防渗处理要求较高,对后期成槽施工有较大影响。
本发明的既有地下结构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是:首先,在既有地下一层结构2的地墙槽段两侧浇筑挡土隔墙3,在地墙1成槽前,如表1所示:在地墙1成槽前,采用全回转钻机在地墙位置旋挖清障孔4清障(图1)后回填加固(图2),地墙两侧槽壁采用MJS和CSM加固6(图3),加固完成后两侧施工常规导墙,无槽壁加固区域施工深导墙7(图4)。地墙1成槽时优化泥浆配比(表2),选择合适的成槽设备。
另外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流程,缩短单元槽段施工周期,采取措施,满足防渗要求。
表1
泥浆配合比的优化:
从控制泥浆的物理力学指标来保证槽段土体的稳定成槽时,选用粘度大,失水量小,形成护壁泥皮薄而韧性强的优质泥浆,确保槽段在成槽机械反复上下运动过程中土壁稳定,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和控制泥浆的各项指标。
确定成槽时,槽内泥浆达到以下指标时能满足护壁要求(表2所示)。
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