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立体吻合的圆形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5046.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5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苟勇刚;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钉仓套 钉仓 抵钉座 推钉片 缝合钉 连接杆 圆形吻合器 自由运动 垫刀圈 钉仓孔 切割刀 盖帽 装配 吻合 血液供给 血液流通 装配过程 成形 缝合 三排 术后 交错 损伤 压迫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立体吻合的圆形吻合器主要包括钉仓、缝合钉、推钉片、钉仓套、连接杆、抵钉座、垫刀圈、盖帽、切割刀等组成,在装配过程中,以钉仓套为载体,将切割刀与推钉片固定,将推钉片与钉仓装配好,再将钉仓和钉仓套固定,推钉片在钉仓套和钉仓内可以自由运动,再将盖帽、垫刀圈与抵钉座固定,通过连接杆将抵钉座与钉仓套装配好,最后将缝合钉装进相应的钉仓孔内,抵钉座通过连接杆与钉仓套的配合,可以在钉仓之间自由运动。钉仓设计为三排相互交错的钉仓孔,缝合钉成形后会根据组织不同的张力形成不同的缝合高度,这样既保证了对组织的有效压迫,不会造成损伤,同时术后为组织提供了良好的血液流通和血液供给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立体吻合的圆形吻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一种新型立体吻合的圆形吻合器主要适用于临床食道、胃、肠等消化道手术中的端-端、端-侧和侧-侧吻合以及适用于Ⅱº~Ⅲº痔及内痔疮、外痔、混合痔的部分或全部切除。在传统手术中,临床医生使用圆形吻合器在对患者伤口进行吻合之前需要利用圆形吻合器对人体组织进行适当的、有效的压迫,一是确保缝合钉成形的完整和安全,二是帮助止血,但是原有圆形吻合器的钉仓和抵钉座设计为平面,这样在利用圆形吻合器对人体组织进行压迫的时候器械与人体组织的接触面积大,钉仓和抵钉座的整个平面同时受力,这样经常对人体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影响手术的吻合质量。同时造成术后创口愈合慢、甚至难愈合等问题;同时原有的圆形吻合器设计为两排相互交错排列的缝合钉,缝合钉的间隙较大,而人体组织的血管排列相当密集,这样在临床手术中,造成创口出血现象严重,同时两排缝合钉为等高的成形高度,在手术中,如果医生利用圆形吻合器对组织压迫不够,这样缝合钉成形高,缝合不紧密,就会造成吻合口出血,如果医生利用圆形吻合器对组织压迫过紧,这样缝合钉成形矮,缝合紧密,但是手术后会严重影响创口组织的血液流通和血液供给,造成术后伤口愈合慢,甚至不愈合等问题,严重的还会造成吻合口瘘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立体吻合的圆形吻合器,既满足临床吻合手术中缝合钉成形良好,吻合口缝合紧密的要求,不会造成出血现象,同时保证吻合后的组织具有良好的血液流通和血液供给能力以促进手术创口的愈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立体吻合的圆形吻合器主要包括钉仓、缝合钉、推钉片、钉仓套、连接杆、抵钉座、垫刀圈、盖帽、切割刀等组成,在装配过程中,以钉仓套作为载体,将切割刀与推钉片固定,然后将推钉片与钉仓装配好,然后将钉仓和钉仓套固定,推钉片在钉仓套和钉仓内可以自由运动,然后将盖帽、垫刀圈与抵钉座固定,通过连接杆将抵钉座与钉仓套装配好,最后将缝合钉装进相应的钉仓孔内,抵钉座通过连接杆与钉仓套的配合,可以与钉仓之间自由运动。钉仓设计为三排相互交错排列的缝合钉,同时钉仓设计为不同高度的台阶状;在临床手术中,当医生使用圆形吻合器对组织进行压迫时,由于钉仓设计为三排相互交错的钉仓孔,确保了缝合的效果和安全,大大提高了吻合口的安全性,钉仓设计为不同高度的台阶状,临床手术中对组织压迫时,会形成一个安全的落差,缝合钉成形后会根据组织的不同张力形成不同的缝合高度,这样既保证了对人体组织的有效压迫,不会造成损伤,同时为手术后的吻合组织提供了良好的血液流通和血液供给能力,有效避免了原有技术的不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钉仓设计为三排相互交错排列的钉仓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钉仓设计为不同高度的台阶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钉仓边缘设计有圆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钉仓的内径控制在20毫米至30毫米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钉仓的外径控制在32毫米至40毫米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推钉片设计为不同高度的台阶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钉仓套设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察孔,观察孔的宽度控制在5毫米至30毫米之间,观察孔的高度控制在15毫米至50毫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瓣耙形内镜吻合夹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动脉瘤治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