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5007.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4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小和瀬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30 | 分类号: | H01G4/30;H01G4/12;H01G4/005;H01G4/2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季向冈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陶瓷 电容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不损害电容增加的好处而且在为了进一步增加电容而使用了高介电常数类电介质陶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DC偏压特性恶化。在层叠陶瓷电容器(10)中,电容器主体(11)的第1面(f1)为凹面形状,第1外部电极(12)的第1部分(12a)形成为与凹面形状的第1面(f1)紧贴,电容器主体(11)的第2面(f2)为凹面形状,第2外部电极(13)的第1部分(13a)形成为与凹面形状的第2面(f2)紧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大致L字形状的外部电极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在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相对的端部分别设置的外部电极的形态,已知有具有沿着电容器主体的长度方向一个面的部分和沿着高度方向一个面的部分的大致L字形状的外部电极(参照后述专利文献1)。后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以下称为现有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包括:电容器主体,其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面和第2面、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3面和第4面以及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第5面和第6面;大致L字形状的第1外部电极,其具有沿着电容器主体的第1面的第1部分和沿着第5面的第2部分;和大致L字形状的第2外部电极,其具有沿着电容器主体的第2面的第1部分和沿着第5面的第2部分。在电容器主体中,内置有由多个第1内部电极层和多个第2内部电极层隔着电介质层层叠而成的电容部。多个第1内部电极层各自的端缘与第1外部电极的第1部分连接。另外,多个第2内部电极层各自的端缘与第2外部电极的第1部分连接。
现有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中,第1外部电极和第2外部电极分别为不具有沿着电容器主体的第6面的部分、沿着第3面的部分和沿着第4面的部分的大致L字形状。因此,与使用了具有沿着第6面的部分的U字状的外部电极的同一外形尺寸(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相比,能够将电容器主体的高度方向尺寸设计成增大与沿着第6面的部分的厚度相应的量。另外,与使用了具有沿着第6面的部分、沿着第3面的部分和沿着第4面的部分的有底4角筒状的外部电极的同一外形尺寸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相比,能够将电容器主体的高度方向尺寸和宽度方向尺寸设计成分别增大与沿着第6面的部分、沿着第3面的部分和沿着第4面的部分各自的厚度相应的量。即,基于电容器主体的尺寸扩大来实现内部电极层的数量的增加和内部电极层的面积的增加,因此,能够对电容增加有贡献。
关于在上文中所记载的电容增加,尝试了作为电容器主体的除了第1内部电极层和第2内部电极层之外的部分的材料,使用相对介电常数高的高介电常数类电介质陶瓷,但是,使用高介电常数类电介质陶瓷时,层叠陶瓷电容器自身的DC偏压特性恶化,施加了比额定电压高的直流电压时的有效电容大幅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84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不损害电容增加的好处,而且在为了进一步增加电容使用了高介电常数类电介质陶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DC偏压特性恶化。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包醒发房
- 下一篇:一种藜麦饼干的加工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