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防碰擦外壳安全贴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4839.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焦霄黎;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霄黎;李静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R21/013;B60R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传感器 高强度弹性 汽车智能 橡胶缓冲 探头 防碰 汽车 高压气体开关 防撞击装置 高压储气缸 缓冲撞击 强度软质 压力气体 影响汽车 整体外观 电磁阀 体积小 易安装 障碍物 安全 壳体 膨胀 吸收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防碰擦外壳安全贴。主要由左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2)、右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6)、防撞击装置壳体(3)、高强度弹性橡胶缓冲膜(4)、高压储气缸以及高压气体开关电磁阀(16)构成。当汽车与障碍物撞击时,高强度弹性橡胶缓冲膜(4)在压力气体的作用下迅速膨胀,吸收撞击时产生的能量,这样就起到了缓冲撞击、保护汽车的目的。本发明采用高强度软质材料制成,不仅可以保证汽车在发生撞击时的安全,而且该装置体积小、易安装、还不影响汽车的整体外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尤其是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防碰擦外壳安全贴。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防撞装置由金属制成,有碰撞发生时,容易产生金属变形,严重时还会破坏汽车表面。同时,现有汽车防撞装置体积较大,不易安装且影响汽车整体外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防撞装置容易产生金属变形、破坏汽车表面以及体积较大,不易安装、影响汽车整体外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防碰擦外壳安全贴,该装置采用高强度软质材料制成,不仅可以保证汽车在发生撞击时的安全,而且该装置体积小、易安装、还不影响汽车的整体外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智能感应防碰擦外壳安全贴,主要由左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2)、右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6)、防撞击装置壳体(3)、高强度弹性橡胶缓冲膜(4)、高压储气缸以及高压气体开关电磁阀(16)构成。防撞击装置壳体(3)的中心通过密封槽(5)固定有高强度弹性橡胶缓冲膜(4),在防撞击装置壳体(3)的两侧装有超声波传感器固定架(1),左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2)和右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6)分别安装在超声波传感器固定架(1)端面上。在防撞击装置壳体(3)的背面设有高压气体进气口(8)、排气口(10)和粘贴胶板(7),高压气体进气口(8)和排气口(10)与高压气体腔(12)相通,排气口(10)上装有排气口盖(9)。高压储气缸(14)底部设有四个高压储气缸定位架(13),前端装有高压气体开关电磁阀(16)。电磁阀活动滑块(19)与电磁阀阀心(22)相固定,控制电路板(20)通过电路板固定销钉(21)与高压气体开关电磁阀(16)相固定,控制电路板(20)通过导线分别与左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2)、右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6)以及电磁阀阀体(23)相连接。储气腔(18)与高压气体排放口(15)相连通,电磁阀活动滑块(19)的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储气腔(18)与高压气体排放口(15)的导通和关闭。高压气体导管(17)一端与高压气体排放口(15)相接,另一端与高压气体进气口(8)相连接。工作时,将防撞击装置壳体(3)通过粘贴胶板(7)粘贴在汽车的前端或侧面,高压储气缸(14)固定于车体内部,左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2)和右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6)实时地检测前方障碍物与汽车车体的距离,当二者距离超过安全范围时,左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2)和右侧超声波传感器探头(6)将会把电压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板(20),控制电路板(20)接收到信号后会控制电磁阀阀体(23)将电磁阀阀心(22)向下吸附,此时储气腔(18)与高压气体排放口(15)相连通,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体导管(17)送入到防撞击装置壳体(3)中心的高压气体腔(12)内部,高强度弹性橡胶缓冲膜(4)在压力气体的作用下迅速膨胀,吸收撞击时产生的能量,这样就起到了缓冲撞击、保护汽车的目的。险情排除后,将排气口盖(9)旋开,排出高压气体,然后再将排气口盖(9)盖紧,这样就可以再次使用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高强度软质材料制成,不仅可以保证汽车在发生撞击时的安全,而且该装置体积小、易安装、还不影响汽车的整体外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侧向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受到撞击后的侧向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霄黎;李静,未经焦霄黎;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4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外饰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落水安全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