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通速混器及高效搅拌混合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4679.4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2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朝志;林科知;姚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尼康(福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0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通 速混器 高效 搅拌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混合机,可用于污水处理或其它需要搅拌混合的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对于絮凝剂或其它药剂的搅拌是用搅拌装置来实现,传统的搅拌装置通常是通过一搅拌器在一个搅拌桶内直接进行搅拌,由于搅拌桶较大,在搅拌器搅拌的时候,1、会导致盲区死角的搅拌的力度不够或不均匀,搅拌和溶药效果不理想不稳定;2、因为搅拌器的桨叶偏大偏长,容易导致叶片的变形折断,导致运行起来不稳定;3、由于搅拌效果不理想,同样处理量的时候所占用的空间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通速混器和高效搅拌混合机,搅拌过程中没有死角盲区,大幅度提高泡药效率和效果,且能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连通速混器,包括搅拌器及自前向后依次设置进料腔、搅拌腔、溢料腔,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叶从搅拌腔的侧面伸至搅拌腔内,且搅拌器的搅拌截面恰好与搅拌腔的截面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搅拌腔和溢料腔完全贯通并位于所述熟化槽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的前端具有一进料口,所述溢料腔的后端具有一溢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位置高于溢料口的位置;所述溢料口的位置高于搅拌腔的顶部位置或与搅拌腔的顶部位置平齐。
本发明的高效搅拌混合机,包括上述本发明的连通速混器,还包括熟化槽,所述熟化槽连接在所述连通速混器的后端。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高效搅拌混合机还包括一设在熟化槽内的无翼搅拌盘,所述无翼搅拌盘包括一轴套和一盘体,所述盘体通过所述轴套连接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轴上。且所述盘体为中空的四方体,其侧面上均设有水流贯通孔。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高效搅拌混合机还包括给料装置和给水管,所述给料装置位于所述连通速混器的前端,所述给水管连接进料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熟化槽的内壁设有最高液位开关、中液位开关和最低液位开关,底部设有一出液口;所述熟化槽的底部还设有一排空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搅拌腔和溢料腔的截面远小于熟化槽的截面。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高效搅拌混合机和连通速混器包括进料腔、搅拌腔和溢料腔,且搅拌器的搅拌截面恰好与搅拌腔的截面相匹配,因此搅拌叶可以在搅拌腔内完全无死角盲区地进行充分搅拌,形成强劲的乱流,聚集了充分的能量后,短时间内让药剂和水高速混合,并从溢流口溢流到循环熟化箱,进一步充分混合。再溢流到药液储存箱,大幅度提高搅拌混合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通速混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通速混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通速混器中搅拌腔的截面与搅拌叶匹配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高效搅拌混合机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高效搅拌混合机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高效搅拌混合机中无翼搅拌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连通速混器3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进料腔31、搅拌腔32及溢料腔33,还包括搅拌器6,所述搅拌器6的搅拌叶62从搅拌腔32的侧面(为便于对侧面的理解,可将搅拌腔当作一管体,比如方管或圆管,该侧面是指方管或圆管的侧面)伸至搅拌腔31内,且搅拌器6的搅拌截面恰好与搅拌腔32的截面相匹配,即如图3所示,撑搅拌叶62的高度略小于搅拌腔32的高度,搅拌叶62的旋转直径略小于搅拌腔32的宽度,使搅拌叶62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叶62在搅拌腔32内转动的时候,每转动一圈至少有2次搅拌桨叶与搅拌腔32的内壁相吻合,确保搅拌过程中没有死角能实现完全无盲区的充分搅拌。
所述进料腔31、搅拌腔32和溢料腔33完全贯通并位于所述熟化槽4的顶部,相当于进料腔31、搅拌腔32和溢料腔33是属于一个细长腔体的三个分段,这样使整体结构简单,水流比较顺畅,因此又能提高搅拌效率。
所述进料腔31的前端具有一进料口312,所述溢料腔33的后端具有一溢料口332;所述进料口312的位置(高度为A)高于溢料口332的位置(高度为B);所述溢料口332的位置(高度为B)高于搅拌腔的顶部位置(高度为C)或与搅拌腔的顶部位置(高度为C)平齐,这样可以保证水流比较通畅,从而可以顺利到达处于连通速混器3后端的设备,如熟化槽4(见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尼康(福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尼康(福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4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满足多个轴承同时进行打标的轴承打标机
- 下一篇:双工位转台镭射刻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