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光照明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44419.7 | 申请日: | 201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2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良;叶勇越;戴国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光大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2;F21V9/00;F21V14/08;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陈婉滢 |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组件 固定板 棱镜层 滤光板 照明箱 眩光 光线散射 光线颜色 聚光效果 舒适状态 出光孔 可转动 滤波片 眩光量 波段 配置 | ||
1.防眩光照明箱,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无前盖六面盒体,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LED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固定板(3),滤光板(4)和棱镜组件(5),所述固定板(3)设于LED灯(2)上部,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对应LED灯光线透出的出光孔,所述滤光板(4)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上部,所述滤光板(4)上设有M个圆周阵列的滤波片(41),所述滤光板(4)前端固定有一棱镜组件(5),所述棱镜组件(5)包括第一棱镜层(51)和第一棱镜层下部的第二棱镜层(52),所述第一棱镜层(51)下表面设有棱镜块(512),所述棱镜块沿本体纵轴形成周期性起伏面,同一纵轴棱镜块沿横轴方向阵列形成周期性起伏的波浪面;所述第二棱镜层(52)上表面设有阵列棱镜条结构,所述第二棱镜层包括一底板(521)和底板上部的棱镜条,所述棱镜条包括第一棱镜(522)和第二棱镜(523),两者交错排列形成图案面,所述每一棱镜条截面为等腰梯形,每一棱镜条内等腰梯形上顶边长度确定,下底边长度做线性变化,同一截面的相邻两下底边相互补偿;所述棱镜条轴向线与第一棱镜层(51)本体纵轴线的俯视投影交叉形成夹角α,其中60°≤α≤90°;所述第一棱镜层(51)上部为基板(511),所述棱镜块(512)通过紫外线封胶固定于所述基板(511)下部,所述棱镜块为从基板(511)根部向上延伸,形成的锥台结构,所述棱镜块包括上顶面(5121)、左侧面(5122)、右侧面(5123)、前侧面(5124)和后侧面(5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照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2)与外部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电连,每一所述滤波片(41)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出光孔直径,所述滤光板上设有一电机(42),所述电机(42)穿过所述滤光板(4)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电机(42)外部套有配合转轴,所述配合转轴 固定于滤波板中部,在电机(42)转动下带动滤光板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照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组件(5)后部设有一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固定于所述滤光板(4)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照明箱,其特征在于,各棱镜块上顶面为以y轴方向为轴向的起伏面,连续的棱镜块上顶面形成间断式波浪面,棱镜层侧视投影得到具有N个起伏周期的波浪线,各棱镜块侧面内侧设有反光涂层,光线从棱镜块(512)上顶面进入棱镜层,通过折射从基板(511)自由面射出,所述棱镜块折射率为n,其中1≤n≤1.4,各所述棱镜块根部为相同大小的矩形,所述矩形长度为O,宽度为P,其中20μm≤O≤1mm,10μm≤P≤1mm,所述棱镜块的平均高度为Q,其中10μm≤Q≤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光照明箱,其特征在于,棱镜块的第一左侧面(5122)与第一右侧面(5123)分别与底面形成的底角角度为为Θ,其中Θ满足2≤n/sinΘ≤5;20≤N/Q≤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照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层(52)材质为光学玻璃、石英玻璃、碱金属卤化物晶体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棱镜层(52)内的第一棱镜(522)包括第二上顶面(5221),下底面(5223)和作为左右两腰的斜面(5222),所述第二上顶面(5221)宽度为A,下底面(5223)宽度为B,高H,斜面(5222)与下底面(5223)夹角β;所述第二棱镜(523)上顶面宽度a,下底面宽度b高h,所述第二棱镜(523)的腰与底面呈角为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光照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A为固定值,B沿棱镜的纵向中心轴进行连续规律性变化,第一棱镜(522)的下底边左右两端,俯视投影形成两条对称的规则频率波浪线,所述第二棱镜(523)一第一棱镜(522)为补偿式贴紧固定,第二棱镜(523)下底边两端与相邻第一棱镜(522)下底边对应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光大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光大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4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合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供热机组可再生能源深度调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