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应用需求的雾计算架构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2915.9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刚;刘海法;张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架构模型 节点服务 应用场景 物联网应用 节点部署 网络连接 可控性 物联网 架构 改进 | ||
1.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节点、雾节点和云节点,每一个雾节点部署在任何具有网络连接的地方,一个云节点服务于多个雾节点;一个雾节点服务于多个物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雾节点还可以部署在任何具有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性的设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下述4中应用情况:所述物节点与所述云节点互动;所述雾节点与所述云节点互动;所述物节点与所述雾节点互动;以及所述雾节点与所述物节点和所述云节点互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雾节点与所述云节点互动具体包括:所述雾节点使用所述云节点补充其所需要资源,使用云存储进行备份或存储很少用到的数据;使用云中的虚拟机来处理峰值负载;使用云中的应用程序来处理所述雾节点的数据;将云数据库用作某一应用程序处理过程的一部分,与其他雾节点共享云数据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节点与所述雾节点互动具体是指:所述雾节点是局部范围所有物节点的处理中心、管理中心和应用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雾节点与所述物节点和所述云节点互动具体包括:所述物节点的编码信息被发送到所述雾节点,所述雾节点访问存储于云节点上的对象命名服务以及配套服务,找到该物品信息所存储的物理位置,然后由所述雾节点给应用系统指明存储该物品有关信息的服务器,并将文件中关于该物品的信息进行传送和应用,所述雾节点起到过滤、处理和联通所述物节点与所述云节点的互动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雾节点各自独立,每个雾节点从物理或逻辑上可包含多个计算位置,既包括应用服务的计算环境,也包括代表各种身份角色的资源中心、管理与控制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雾节点之间的交互协作既可以是基于W eb的远程通信方式,也可以是由于位置改变而进行的局部交互;所述雾节点之间的用户可以访问本地和远程云服务中心资源,且计算环境可以改变,从而带动其位置和依赖这个位置的服务一起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雾节点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形拓扑结构、总线形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网形拓扑结构和混合形拓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雾计算架构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星形拓扑结构是指每个节点都由一条单独的通信线路与中心节点连结;
所述总线形拓扑结构是指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共总线上;
所述环形拓扑结构是指各结点通过通信线路组成闭合回路,环中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所述树形拓扑结构是指结点按层次连结,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结点之间进行,相邻结点或同层结点之间一般不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网形拓扑结构是指节点之间的联结是任意的,没有规律;
所述混合形拓扑结构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拓扑结构同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29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额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域名缓存命中率的预判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