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2212.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水崎纮行;中岛浩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5/04;G01D5/26 |
代理公司: | 72003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 设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传感设备,具有:主体外壳,其设置有开口部;主体盖,其组装于主体外壳,以覆盖开口部。主体盖在其外周部具有重合区域,该重合区域为所述主体盖的位于开口部的周缘的部分与主体外壳重合的区域。在主体盖的重合区域和主体外壳的与重合区域重合的部分的边界部中从主体盖的端面向内侧隔开距离的部分形成有焊接部,该焊接部以包围开口部的方式,通过激光焊接将主体外壳与主体盖接合,从而主体盖固定于主体外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光电传感器为代表的传感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光电传感器为代表的传感设备中,在框体的内部容纳有各种结构部件。在该情况下,存在采用如下组装结构的情况,即,由箱状的主体外壳和平板状的主体盖构成框体,经由设置于主体外壳的开口部将各种结构部件容纳于主体外壳的内部,然后,以覆盖该开口部的方式,将主体盖组装于主体外壳。此外,在采用该组装结构的情况下,为了从外部对框体的内部的空间进行密封来确保耐环境性,利用焊接将主体外壳与主体盖接合的情况较多。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17013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光电传感器,在主体外壳的侧面设置开口部,在主体外壳的位于该开口部的周缘的部分还设置阶梯部,将主体盖嵌入该阶梯部,并且以横跨主体盖的端面和主体外壳的上述阶梯部的端面的方式,沿着主体盖的外周照射激光,由此,利用焊接将主体外壳与主体盖接合。
在采用该组装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主体盖的端面和与其相对的主体外壳的上述阶梯部的端面相互地溶合,由溶出的金属材料进入上述两个端面之间的间隙,进而因上述的金属材料冷却凝固,在主体盖的端面附近的位置形成焊接部。
在采用上述组装结构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需要以横跨主体盖的端面和主体外壳的上述阶梯部的端面的方式照射激光,因此,在考虑主体盖和主体外壳的部件精度的情况下,在相当程序上需要将激光的光斑直径变大。
然而,这样一来,在将激光的光斑直径变大的情况下,除非相应地提高激光的功率,否则不能使金属材料可靠地溶出,因此,不仅需要大规模的激光设备,因激光的照射还会导致框体的温度大幅度地上升,其结果,会对预先组装于框体的由例如树脂或橡胶等构成的结构部件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既需要严格地管理主体外壳和主体盖的部件精度,并且需要使用各种散热夹具来抑制框体的温度上升,还需要在严格的条件下慎重地进行激光照射。因此,其结果,会导致制造成本大幅度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既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又能够可靠地将主体外壳与主体盖接合。
基于本发明的传感设备具有:主体外壳,其设置有开口部;主体盖,其以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组装于所述主体外壳。所述主体盖在其外周部具有重合区域,该重合区域为所述主体盖的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的部分与所述主体外壳重合的区域。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传感设备中,在所述主体盖的所述重合区域和所述主体外壳的与该重合区域重合的部分的边界部中从所述主体盖的端面向内侧隔开距离的部分形成有焊接部,从而所述主体盖固定于所述主体外壳,该焊接部以包围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通过激光焊接将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主体盖接合而成。
通过这样地构成,不需要特别严格地管理主体外壳和主体盖的部件精度,也能够高成品率地将主体盖固定于主体外壳。因此,能够形成既能够减少制造成本,又能够可靠地将主体外壳与主体盖接合的传感设备。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传感设备中,优选地,在所述主体外壳的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的部分设置有阶梯部,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在所述阶梯部嵌入有所述主体盖。
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降低主体外壳与主体盖之间的阶梯,从而能够确保外观上的美观,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主体盖与主体外壳的定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2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