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J2EE项目的开发方法及开发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1772.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曹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凯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j2ee 项目 开发 方法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J2EE项目的开发方法及开发平台。
背景技术
虽然软件开发方法从最初的瀑布式开发、历经迭代开发、螺旋开发发展到如今的敏捷开发,但仍然很难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可以真正指导具体的项目开发工作。
J2EE项目在技术选型上存在大量的成熟框架和第三方组件,一般企业技术决策者会基于当前企业的技术积累、个人偏好和技术主流发展方向选择框架。而这些框架一旦实施到项目中,后期将很难变更,比如将持久层的框架从mybatis切换到hibernate。此外,这些框架和第三方组件也会不断升级,如何在项目中升级这些框架和组件也是一个难题。
随着项目持续进行,代码总量越来越庞大,软件复杂度也不断上升,具体开发人员也需要越来越长的时间去分析代码,再落实开发工作,对项目需求响应速度变得越来越慢。
在当前的软件开发项目中,确实已经存在大量的代码生成方法用来辅助开发,但是这些方法一般只在项目建设之初有效,可以生成大量的基础代码,开发工程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改,不断迭代,最终完成开发任务。一旦项目变更,需要持续迭代,那么这些项目生成方法就不能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J2EE项目的开发方法及开发平台,能够提高项目开发的效率,从而节省人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J2EE项目的开发方法,所述开发方法包括:S1:预先提供J2EE项目开发模型,所述J2EE项目开发模型包括通用组件、能力组件、基础组件、数据访问层组件、业务层组件、控制层组件、web主应用组件以及批处理主应用组件;S2:接收针对当前项目的开发指令,初始化所述当前项目的开发架构;S3:基于所述J2EE项目开发模型,在所述开发架构中配置组件代码生成工具;S4:利用所述组件代码生成工具,生成基础组件代码和控制层组件代码,并分别将所述基础组件代码和控制层组件代码打包生成基础文件和控制层文件;S5:对所述控制层文件进行业务逻辑开发,以生成业务层文件和数据访问文件;S6:基于所述基础文件、控制层文件、业务层文件和数据访问文件,集成web主应用和批处理主应用,并将所述web主应用和所述批处理主应用部署于预设运行环境中。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用户的账号注册请求,为所述用户创建账号和密钥,并为所述用户分配接口使用权限;当输入的账号和密钥与创建的账号和密钥相匹配时,在所述开发架构中配置组件代码生成工具。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文件中包括数据库中各个数据表对应的实体类以及用于对数据表进行操作的数据访问类,其中,所述操作包括增加、删除、改正、查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控制层文件中包括业务层接口、请求参数类、响应参数类以及对外提供服务的控制器类。
进一步地,对所述控制层文件进行业务逻辑开发,以生成业务层文件和数据访问文件具体包括:为所述控制层文件中的各个业务层接口分配实现类,并将实现类维护于业务层组件中;将新增的数据访问类维护于数据访问组件中;将业务层组件和数据访问组件分别打包,生成业务层文件和数据访问文件。
进一步地,在利用所述组件代码生成工具,生成基础组件代码和控制层组件代码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维护数据库结构设计文件并根据预设接口设计文档规范,维护当前项目的接口设计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运行环境中包括中心应用服务器和子应用服务器;相应地,将所述web主应用和所述批处理主应用部署于预设运行环境中具体包括:预先将具有相同业务功能的web主应用和批处理主应用统一存放于业务模块中;所述中心应用服务器对所述业务模块进行集中发布及管理;所述子应用服务器从所述中心应用服务器处获取并安装所需的业务模块,并将安装的业务模块提供给客户端。
进一步地,当向所述客户端提供的业务模块需要依赖于其他业务模块时,所述子应用服务器从所述中心应用服务器处将所依赖的业务模块加载到内存中,并利用已安装的业务模块及加载至内存中的业务模块向所述客户端提供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凯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凯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1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