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灵长类实验动物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1435.0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岳峰;陶国现;梁超;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灵康赛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灵长类 实验 动物 腹部 皮下脂肪 定量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影像下灵长类实验动物的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灵长类实验动物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肥胖常采用的检测手段有:标准体重法、体质指数(BMI)法、腰围与腰臀比测定法、皮脂厚度法。但上述检测手段未能涉及脂肪的定量分析,只是间接的检测手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虽然,近期也出现有基于核磁共振影像进行量化分析的报道,如“基于磁共振图像人体腹部脂肪体积的半自动量化方法,申请号:201210252777”的专利,公开了先对人体腹部磁共振图像中肚脐位置进行标记,获取肚脐位置标记点的坐标;设定脂肪定量区域的距离范围并建立椭圆方程,确定冠状位上的脂肪定量区域;对每一层磁共振图像的像素信号进行灰度值统计,建立柱状图,设定分割脂肪的阈值;根据所述阈值通过逐行扫描对腹部脂肪进行分割,将每一层图像的分割的脂肪体积累加,实现脂肪体积定量。以提高对脂肪体积定量的精确性,减少主观性偏差,提高可重复性。但当前公开的方法仅适用于人体,而由于灵长类实验动物体型小、肌肉紧密等有别于人体的特性,得出的MRI图像往往相比人体的图像更模糊,各区域间区分不明显,因此采用现有处理分析技术方案进行定量分析时,无法得出准确的定量结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灵长类实验动物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灵长类实验动物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灵长类实验动物采用仰卧方式,动物摆放时将动物的眉心、鼻尖、门牙中缝、乳头连线中点、肚脐连成一线,利用MRI对动物进行腹部扫描获取T2相图像和FS-FSE-T2WI抑脂图像;
(2)对上述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调节,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图像滤波调节,将像素值拉伸为0~1之间的灰度值;
(3)采用区域生长法,手动选择腹部皮下脂肪区域内的生长初始点,定义区域生长准则阈值T在0.0100~0.0500之间,完成首次图像分割;
(4)对经步骤(3)完成的首次脂肪分割区域再次进行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后,图像区域模糊化,再一次用区域生长法进行二次区域生长处理;
(5)采用公式Si=Ni×P;计算第i层图像中,对应腹部皮下脂肪的横截面积,其中Ni表示该第i层图像中目标区域所包含的像素数,P表示每一个像素所占的面积;
(6)采用公式计算脂肪量;
其中X=SD-ST,V表示脂肪体积,n为图像数,即图像层数,i表示n幅图中的某幅图,Si表示第i层图像中,对应腹部皮下脂肪的横截面积,SD表示各层图像的间距,ST表示影像的层厚。
优选的,步骤(2)所述图像滤波调节主要包括中值滤波、高斯滤波、均值滤波调节,所述中值滤波选用6*6中值滤波器去噪;所述高斯滤波选用9*9高斯滤波器去噪;所述均值滤波选用9*9均值滤波器去噪。
优选的,步骤(6)所述SD和ST,在进行步骤(1)的MRI操作时,设定为SD=5.0mm,ST=6.0mm。
优选的,步骤(4)所述二次区域生长处理中,生长准则阈值T取0.0293或0.0400或0.0300。
优选的,所述T2相图像和FS-FSE-T2WI抑脂图像采用Dicom格式。
发明对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灵康赛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灵康赛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1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