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叉口延误估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0653.2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2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茹渑博;宋志洪;王琳;尹少东;江金凤;石勇;梁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浮动 数据 交叉口 延误 估算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叉口延误估算方法,属于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将浮动车实时上传的GPS数据与交叉口地图进行匹配,得到车辆在交叉口关联路段上的GPS数据进而判断车辆在进口道开始减速的位置并记录到达开始减速位置处的时刻为Ts、判断车辆在出口道加速至畅行速度的位置并记录到达畅行速度位置处的时刻为Te;根据车辆在进口道开始减速的位置行至出口道加速至畅行速度的位置之间的距离l;计算车辆以畅行速度v畅行驶距离l所用的时间,其中,畅行速度v畅通过车辆在交叉口关联路段上的GPS数据得到;根据所述的时刻Ts、时刻Te以及时间计算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考虑了车辆在进口道、交叉口内部以及出口道的延误,使得交叉口延误的计算更加全面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叉口延误估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交通中,交叉口为道路交通的咽喉,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由于受红灯的影响,车辆行程时间的30%为交叉口延误时间,因此,延误是评价交叉口运行状态优劣的重要指标。现有的交叉口延误的计算方式主要包括现场试验方式和公式计算方式,但是采用现场实验方式费时费力,采用公式计算方式需要得到交叉口信号灯的参数,这两种方式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施。因此,目前对交叉口延误估算的方法一般采用基于浮动车(FCD)的交叉口延误算法,这种方法是从静态的角度对交叉口的范围进行划分,然后依据车辆实时的地理坐标、校准时间、形式速度来对车辆在交叉口进口道的延误进行计算。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需要事先对交叉口的范围进行划分,如果范围划分的不准确,则影响交叉口延误计算的准确性。二是,这种方法仅能计算车辆在交叉口进口道德延误,而没有考虑车辆交叉口内部和在交叉口出道口的延误,使得交叉口延误的计算不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叉口延误估算方法,以解决现有交叉口延误的计算不准确、不全面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叉口延误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浮动车实时上传的GPS数据与交叉口地图进行匹配,得到车辆在交叉口关联路段上的GPS数据;
根据车辆在交叉口关联路段上的GPS数据,判断车辆在进口道开始减速的位置并记录到达开始减速位置处的时刻为Ts、判断车辆在出口道加速至畅行速度的位置并记录到达畅行速度位置处的时刻为Te;
根据车辆在交叉口关联路段上的GPS数据、车辆在进口道开始减速的位置以及车辆在出口道加速至畅行速度的位置,得到车辆在进口道开始减速的位置与车辆在出口道加速至畅行速度的位置之间的距离l;
计算车辆以畅行速度v畅行驶距离l所用的时间,其中,畅行速度v畅通过车辆在交叉口关联路段上的GPS数据得到;
根据所述的时刻Ts、时刻Te以及时间计算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计算车辆在进口道开始减速位置与车辆在出口道加速至畅行速度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行驶该距离的时间,并结合车辆以畅行速度通过该距离的时间,来得到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即考虑了车辆在进口道、交叉口内部以及出口道的延误,使得交叉口延误的计算更加全面准确,同时,本方案不需要事先对交叉口的范围进行界定,避免了交叉口范围界定不准确对交叉口延误计算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叉口延误估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2的细分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0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