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信息联合约束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0441.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6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刁瑞;尚新民;芮拥军;李继光;冯玉苹;韩站一;崔庆辉;李强;陈新荣;揭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中深层 速度模型 浅层 测量点位置 关系曲线 信息联合 测量数据 地震数据 精度约束 有效解决 近地表 深度域 层析 反演 割裂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多信息联合约束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建立方法,包括:通过表层Q值测量数据进行约束,建立测量点位置处Q值与速度值的关系曲线;在测量点位置处速度值的约束下,通过高精度约束层析反演获得浅层三维速度模型;利用浅层三维速度模型和测量点位置处Q值与速度值的关系曲线,得到深度域的浅层三维Q体;利用地震数据,建立中深层的三维速度模型;在三维速度模型的约束下,求取中深层三维Q体;进行时深或深时转换,建立包含近地表因素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本发明可有效解决浅层Q体与中深层Q体割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多信息联合约束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波在地层介质中传播,由于地下介质是非完全弹性介质,地震波的能量和频率都会发生衰减,包括:地层介质非固有衰减,如球面扩散、反射和透射损失、转换波、层间多次波反射等,以及地层固有衰减。其中:地层固有衰减与地层内部结构特征、含流体性质、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性质密切相关。随着地震波吸收衰减理论的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发展应用,地层的Q值参数作为一种地震属性和关键因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层Q值具有地震属性分析、反Q滤波、地层Q值吸收补偿、起伏地表粘弹性介质偏移等作用,特别是保幅处理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是隐蔽岩性油气藏攻关的重点方向。在近地表方面,根据近地表Q值模型进行高频能量恢复和吸收衰减补偿,从而消除近地表因素对地震波场的吸收衰减作用;在中深层方面,通过估计和应用Q值进行中深层的反Q滤波和属性分析,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由于常规Q值估算方法采用的资料信息有限,缺乏有效的多类信息约束,在Q值求取方面精度不高、稳定性差,而且求取的近地表Q值和中深层Q值是割裂的,没有包含近地表因素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建立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信息联合约束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建立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信息联合约束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低测数据、地震数据;利用低测数据,求取测量点位置处的速度值和Q值,通过表层Q值测量数据进行约束,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点位置处的Q值并建立测量点位置处Q值与低降速带速度值的关系曲线;所述速度值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值;
步骤2:利用三维地震大炮初至信息,在步骤1获得的测量点位置处低降速带速度值的约束下,通过高精度约束层析反演获得表层三维速度模型;
步骤3:利用表层三维速度模型和测量点位置处Q值与低降速带速度值的关系曲线,得到深度域的表层三维Q体;
步骤4:利用地震数据,建立中深层的三维速度模型;
步骤5:利用步骤4选取的地震数据,在三维速度模型的约束下,求取中深层三维Q体;
步骤6:进行深时转换,将表层三维Q体由深度域转换到时间域,从而与时间域的中深层三维Q体相一致,或进行时深转换,将中深层三维Q体由时间域转换到深度域,从而与深度域的表层三维Q体相一致;
步骤7:利用正余弦匹配约束三维融合技术,将表层三维Q体与中深层三维Q体进行有效融合,建立时间域或深度域包含近地表因素的浅中深层三维Q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0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