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探测方法和装置及安检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9991.4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晶;王强;廖育华;吴珊珊;张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2 | 分类号: | G01N23/02;G01V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曹蓓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探测 方法 装置 安检 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体探测方法和装置及安检设备,涉及安检领域。其中,本发明的一种液体探测方法包括:通过双能X射线探测器获取待测液体的探测数据;基于预定基材料信息,根据待测液体的探测数据确定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根据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确定待测液体的有效原子序数和特征密度。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利用双能探测器获取的射线探测数据,基于预定基材料信息得到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并根据基材料分解系数得到待测液体的有效原子序数和特征密度,实现液体的识别。由于双能X射线探测的效率高,且探测范围大,因此能够同时实现多个容器中液体的识别,缩短了探测时间,提高了液体安全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领域,特别是一种液体探测方法和装置及安检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铁、机场等公共场所,经常会遇到乘客携带装有液体的容器,在地铁安检过程中需要对于乘客携带的液体进行单独检查。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试喝的方式进行检查,或采用液体仪进行液体检测。液体仪是单独针对液体瓶检测的一种类似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原理的小型装置,可以识别出瓶中液体材质属性,然后进行危险等级判断;但是液体仪的扫描空间有限,不能同时对多瓶大容量液体瓶进行检测,降低了安检效率。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可以利用CT设备进行检测,但是,CT设备检测效率低,不利于提高安检效率,不适用于拥挤的公共安检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液体安全检测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液体探测方法,包括:通过双能X射线探测器获取待测液体的探测数据;基于预定基材料信息,根据待测液体的探测数据确定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根据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确定待测液体的有效原子序数和特征密度。
可选地,基于预定基材料信息,根据待测液体的探测数据确定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包括:根据探测数据获取液体容器尺寸信息;基于预定基材料信息,根据待测液体的探测数据中的双能探测数据确定第一分解量和第二分解量;根据第一分解量、第二分解量和液体容器尺寸信息确定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
可选地,根据第一分解量、第二分解量、液体容器尺寸信息确定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包括:根据第一分解量、第二分解量和液体容器尺寸信息,基于目标函数最优化算法确定待测液体的第一基材料分解系数和第二基材料分解系数;根据待测液体的基材料分解系数确定待测液体的有效原子序数和特征密度包括:根据第一基材料分解系数、第二基材料分解系数、第一预定特征密度和第二预定特征密度确定待测液体的特征密度;根据第一基材料分解系数、第二基材料分解系数、第一预定特征密度、第二预定特征密度、第一预定有效原子序数和第二预定有效原子序数确定待测液体的有效原子序数。
可选地,液体容器放置于液体容器托盘的卡槽内;根据第一分解量、第二分解量和液体容器尺寸信息,基于目标函数最优化算法确定待测液体的第一基材料分解系数和第二基材料分解系数包括:根据目标函数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9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检扫描方法、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多视角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