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氯胺磷的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9923.8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格瑞赛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28 | 分类号: | A01N57/28;A01N43/56;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氯胺磷 防治 水稻 病虫害 杀虫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说是氟苯醚酰胺和氯胺磷为有效成分的杀虫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我国早春季节,气温很不稳定,在水稻苗期遭遇低温天气、水淹等情况下,水稻苗经常发生烂秧现象。经调查,发生烂秧的主要原因是纹枯病、稻瘟病、青枯病等。此外,水稻育秧、苗期阶段正值越冬代二化螟成虫产卵孵化阶段,幼虫也要侵染危害水稻。在南方地区,水稻苗期阶段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立枯病、恶苗病等合并发生越来越严重,对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氟苯醚酰胺是华中师范大学新开发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对黄瓜、番茄、马铃薯等植物的疫病、霜霉、叶斑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水稻以及小麦的纹枯病、白粉病等有很好的防效。田间试验表明与现有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结构式如下(I)所示。
。
氯胺磷由浙江乐斯化学有限公司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研制开发(中国专利号ZL97112828.6)。它属于通过创新农药的途径开发出的甲胺磷的取代品种,是目前国内最新开发的毒性较低的、高效、安全的有机磷杀虫剂,它对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叶蝉、蓟马、棉铃虫等害虫的防治效果优于乙酰甲胺磷,与甲胺磷相当。结构式如下(II)所示。
。
现有技术中,我国用于水稻苗期的农药主要为单一防治虫害或单一防治病害,可同时防治虫害和病害的产品开发很少。因此,开发防治水稻苗期病虫害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对于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且可有效防治水稻苗期病虫害的杀虫杀菌组合物,解决在植物病害和虫害同期发生时多次重复施药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以及重复施药造成的药害等不利影响,尤其是用于水稻二化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杀虫杀菌组合物,含有二种活性成分,第一种活性成分为杀菌剂氟苯醚酰胺,第二种活性成分为杀虫剂氯胺磷,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分的质量配比为1~10:15~100。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杀菌组合物中,上述氟苯醚酰胺属于内吸性杀菌剂,结构式如下(I)所示。
。
它具有内吸和传导作用,同时又是一种土壤消毒剂,对各种植物土传病害:腐霉菌、苗腐菌、镰刀菌、丝核菌、根壳菌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入土壤中后,能与土壤中的铁、铝离子结合,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能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并在根系中移动。同时,在植株内代谢产生2种糖苷,有提高作物生理活性、促进根的分蘖、增加根毛数量和植株生长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杀菌组合物中,上述氯胺磷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结构式如下(II)所示。
。
它具有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 γ- 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叶面喷洒时,对稻飞虱、水稻二化螟、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
一种杀虫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杀菌剂中含有以重量计10~40%的杀虫杀菌组合物,其余为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所述杀虫杀菌组合物含有二种活性成分,第一种活性成分为氟苯醚酰胺,第二种活性成分为氯胺磷,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分的质量配比为1~10:15~100。
本发明所述的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通常用于配制杀虫杀菌剂组合物的任何载体均能使用。
合适的固体载体包括:矿物类,植物类,合成填料类和无机盐类。其中矿物类包括硅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氧化物类。硅酸盐类例如高岭土,海泡石,珍珠陶土,蒙脱土,云母,蛭石,叶蜡石,滑石。碳酸盐类例如:碳酸钙,白云石。硫酸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钙。氧化物类如生石灰,镁石灰,硅藻土。植物类例如:柑橘渣,玉米棒芯,谷壳粉,稻壳,大豆秸粉,烟草粉,胡桃壳,锯木粉。合成填料类如沉淀碳酸钙水合物,沉淀碳酸钙,白炭黑。
无机盐类例如氯化钾,氯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格瑞赛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格瑞赛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9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