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数盲检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9206.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骏凌;赵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72/08 |
代理公司: | 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素燕;龙洪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检 均衡信号 第一数据 调制方式 发射信号 数据类型 组合参数 预配置 预设计 码本 预设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参数盲检方法及系统,参数盲检方法包括:获取对应于第一发射信号的第一均衡信号;按照预设计算模型对第一均衡信号进行相关计算,获得对应于第一均衡信号的第一相关结果;确定第一相关结果的第一数据类型,根据预配置的数据类型与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数据类型,确定与第一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参数;其中,参数为层数和码本序号的组合参数;根据预设调制方式、第一均衡信号以及第一参数进行盲检,得到盲检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参数盲检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越来越密集的微小区布署导致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UE)在微小区边缘面临越来越强的宏小区或微小区干扰,为了增强在此场景下的数据吞吐率,终端需要支持网络辅助干扰消除(Network Aided Interfernece Cancellation,NAIC)接收算法。在一个典型的NAIC接收机中,一个强干扰邻区的一部分参数由高层信令传输至终端,另一部分参数则需要终端通过盲检来获得。终端通过盲检获得的参数共有7个,分别为:1、最强干扰小区识别;2、干扰信号的RB分布;3、干扰小区CFI;4、干扰信号下行功率分配因子;5、干扰信号TM模式;6、干扰信号如果是TM4,其秩的指示(Rank Indication,RI),即层数,和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7、干扰信号调制方式,例如: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正交振幅调制方式等。
在现有技术中,当已知上述参数1至参数4且参数5已知为TM4模式或者TM2模式时,常用一种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搜索干扰邻区信号的方法通过盲检获得上述参数6和参数7,即RI、PMI以及干扰信号调制方式,该方法是将干扰接收信号均衡后,对RI、PMI以及干扰信号调制方式一起进行最大似然搜索,从而获得最佳的盲检性能结果。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当已知上述参数1至参数4且参数5已知为TM4模式时,对于每一个存在干扰信号的频域子载波,都需要分别在不同干扰信号调制方式下对RI和PMI不同的各种情况进行最大似然搜索。也就是说,通过现有技术中在对RI、PMI以及干扰信号调制方式一起进行最大似然搜索时,对于每个子载波都要进行大量次数的搜索。由此可见,现有技术通过盲检获取参数的方法存在搜索次数较多的缺陷,且较多的搜索次数也造成了支持NAIC接收的终端功耗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盲检方法及系统,在对一个子载波进行RI、PMI和干扰信号调制方式一起最大似然搜索时,能够根据均衡的接收干扰信号的相关运算结果的数据类型缩小搜索范围、减少搜索次数,从而实现降低支持NAIC接收的终端功耗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盲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对应于第一发射信号的第一均衡信号;
按照预设计算模型对所述第一均衡信号进行相关计算,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均衡信号的第一相关结果;
确定所述第一相关结果的第一数据类型,根据预配置的数据类型与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类型,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参数为层数和码本序号的组合参数;
根据预设调制方式、所述第一均衡信号以及所述第一参数进行盲检,得到盲检结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预配置的数据类型与参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类型,确定与所述第一数据类型对应的第一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预配置的数据类型与参数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9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