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8961.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侯维;张光辉;刘振宏;迟海清;王磊;王守华;王月;张忠琛;刘鹏;刘亚丽;位梁一;赵汝;迟国政;熊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10 | 分类号: | C07C29/10;C07C31/20;C07C41/09;C07C43/11;C07C4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馏塔 脱水塔 中间存储系统 间歇式生产 中间储罐 乙二醇 回炼 储存 停止运行 蒸发系统 反应器 输送泵 工段 精制 能耗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外送储存阶段和集中回炼阶段。在外送储存阶段,来自EO单元的原料依次进入EG反应器和N效蒸发系统,得到的EG/水溶液进入中间存储系统的中间储罐;此时EG脱水塔以及EG精馏塔停止运行;在集中回炼阶段,EG脱水塔以及EG精馏塔开始运行,中间存储系统的EG/水溶液由中间储罐经输送泵依次进入EG脱水塔和EG精馏塔,制得最终产品。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可将EG精制工段运行时间大大缩短,能耗较现有生产方法更低,产品质量更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乙烷生产领域,更进一步的说,涉及一种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环氧乙烷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反观乙二醇由于受中东进口乙二醇和煤制乙二醇的冲击,市场总体低迷。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强装置盈利能力,环氧乙烷行业内调整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产品结构,提高环氧乙烷产量成为热点。改造的主要目的是在EOE能力不变下实施环氧乙烷扩能改造,提高精环氧乙烷的产品产量,使装置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环氧乙烷、乙二醇产品比例,具备更高的灵活性,提高竞争力。
但由于改造是基于EOE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实施的,所以环氧乙烷产品产量提高的同时,乙二醇产品产量必然随之下降。面对乙二醇产品产量下降,国内目前经过环氧乙烷扩能改造的装置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仍沿用环氧乙烷扩能改造前的EG生产装置,如附图1所示,该EG生产装置包括EG反应器、N效蒸发系统、EG脱水塔以及EG精馏塔。经过环氧乙烷扩能改造的装置通常采用的现有EG生产方法是采用连续生产的方式,在优先满足EO生产负荷的前提下,将剩余微量或少量的EO送至EG反应器生成EG,经N效蒸发(1≤N≤6)、脱水后,进入精馏塔生产EG产品,塔底重组份直接送至废品罐外卖。为了维持乙二醇脱水塔乙二醇精馏塔的稳定运行,维持相对较大的循环量与回流量,延长物料停留时间。
该方法能耗高、EG产品质量低,且无法生产具有高经济效益的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EG生产方法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装置及方法,在保证装置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能够降低装置综合能耗;提高了乙二醇产品质量,使其达到优级品指标;并且,生产出具有高经济效益的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产品。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EG反应器、N效蒸发系统、中间存储系统、EG脱水塔以及EG精馏塔,所述中间存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管路、中间储罐、输送泵和输出管路,所述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靠近所述中间储罐的部分合并为合并管路。
本发明所述的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出管路上优选在所述合并管路之后设有过滤器。
本发明所述的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出管路上优选在所述过滤器之后设有预热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方法,采用上述的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装置,该方法包括外送储存阶段和集中回炼阶段,
在外送储存阶段,来自EO单元的原料依次进入EG反应器和N效蒸发系统,得到的EG/水溶液进入中间存储系统的中间储罐;此时EG脱水塔以及EG精馏塔停止运行;
在集中回炼阶段,EG脱水塔以及EG精馏塔开始运行,中间存储系统的EG/水溶液由中间储罐经输送泵依次进入EG脱水塔和EG精馏塔,制得最终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外送储存阶段,所述EG/水溶液的45wt%~55wt%进入中间存储系统的中间储罐。
本发明所述的间歇式生产乙二醇的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集中回炼阶段,所述EG/水溶液经输送泵输出后,还经过过滤器和预热器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