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电池反向特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8232.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7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电池 反向 特性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电池反向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用于固定太阳电池的支撑板;支撑板由绝缘材料制成;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太阳电池正极连接的第一电极区、与太阳电池负极连接的第二电极区;第一电极区内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极接线柱;第二电极区内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极接线柱;用于将太阳电池固定于支撑板上的弹片;弹片包括压紧于第一电极区的第一压紧片、和压紧于第二电极区的第二压紧片;第一压紧片和第二压紧片的端部连接为一体,第一压紧片和第二压紧片之间的角度范围是110度~125度;第一压紧片上开设有螺栓孔;数字源表通过GPIB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数字源表分别与第一电极接线柱、第二电极接线柱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用太阳电池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电池反向特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航天太阳电池可靠性要求高,需要进行测试反向特性测试,测试时间长,数量多。现有的太阳电池测试夹具主要针对光照条件下的电性能测试设计,一般每次只测试一片电池。反向特性试验测试单次时间长,长达数小时。如一批电池有10片,每次只测一片,总的测试时间就会达到数百小时。取放电池时容易划伤电池。反向特性测试信号一般为直流信号和脉冲序列。信号发生器可产生出任意的波形,缺点是输出电流只有数个mA,无法模拟电池在大电流时的工作状态,且没有定时关断功能。过程监测一般使用示波器。示波器只能监测电池两端的电压信号,无法监测电池的漏电流。太阳电池随着测试时间漏电流会逐渐变大,甚至出现击穿短路情况,需要设定保护机制电池和测试设备。该项试验需要多种测试信号,需要对漏电流进行监测,需要能提供足够的电流驱动,需要有短路有保护功能。现有的测试技术不能准确对太阳电池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智能化程度低,测试过程需测试人员全程监控,测试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电池反向特性测试装置,该太阳电池反向特性测试装置可一次对多片太阳电池进行反向特性测试,可提供多种测试信号,驱动电流大,能够实时监测驱动信号和漏电流,测试数据保存至计算机,具有电流限流保护功能,防止电池永久性损坏,测试时间可任意设定。该反向测试装置准确可靠,智能化程度高。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电池反向特性测试装置,至少包括:
用于固定太阳电池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由绝缘材料制成;在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与太阳电池正极连接的第一电极区、与太阳电池负极连接的第二电极区;在所述第一电极区内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极接线柱;在所述第二电极区内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极接线柱;
用于将太阳电池固定于支撑板(5)上的弹片(2);所述弹片(2)包括压紧于第一电极区的第一压紧片、和压紧于第二电极区的第二压紧片;所述第一压紧片和第二压紧片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压紧片和第二压紧片之间的角度范围是110度~125度;在所述第一压紧片上开设有螺栓孔;
数字源表和计算机,所述数字源表通过GPIB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数字源表分别与第一电极接线柱、第二电极接线柱电连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采用了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5)由FR-4环氧玻璃纤维板制成。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5)的尺寸为456mm×110mm×3mm。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区的尺寸为456mm×10mm。
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极区的尺寸为456mm×98mm。
进一步:所述弹片(2)由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接线柱、第二电极接线柱均为铜镀金。
更进一步:所述弹片(2)表面进行防氧化处理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