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人数识别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38170.9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6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万鸿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高洁;姚开丽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人数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人数识别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室内不同PIR的触发持续时间,计算预设的识别时间段内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三种情况所占的时间比例;分别设置无人、单人和多人状态下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每种情况发生的条件概率;依据所述三种情况所占的时间比例和所述条件概率,计算无人、单人和多人状态的后验概率;将所述后验概率与预设的置信度进行比较,确定超过所述置信度的后验概率对应的状态为当前识别单元内最终的人数识别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人数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IR)广泛应用于安防系统,用于检测特定区域内是否有人活动。此外,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系统和可穿戴运动传感器可识别室内人员和动作状态。
但是,上述两种人员识别相关技术都存在一定缺陷:所述PIR的应用只能检测某个区域是否有人活动,不能用于判断该区域内在家的人数;所述通过RFID系统和可穿戴设备结合的识别技术,要求用户在室内必须要佩戴特定的设备,而这不一定适合用户的穿戴习惯,否则将不能达到理想的识别效果,因此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室内人数识别方法和装置,可实现室内人数的统计,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人数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室内不同PIR的触发持续时间,计算预设的识别时间段内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三种情况所占的时间比例;
分别设置无人、单人和多人状态下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每种情况发生的条件概率;
依据所述三种情况所占的时间比例和所述条件概率,计算无人、单人和多人状态的后验概率;
将所述后验概率与预设的置信度进行比较,确定超过所述置信度的后验概率对应的状态为当前识别单元内最终的人数识别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室内不同PIR的触发持续时间,计算预设的识别时间段内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三种情况所占的时间比例,包括:
根据室内每个PIR的触发事件统计每个PIR的触发持续时间;
根据不同PIR之间触发持续时间的重叠情况,计算所述预设的识别时间段内无区域T1情况所持续的时间、单区域T2情况所持续的时间以及多区域T3情况所持续的时间;
依据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三种情况分别持续的时间,计算所述预设的识别时间段内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三种情况分别所占的时间比例。
上述方案中,所述设置无人、单人和多人状态下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每种情况发生的条件概率,包括:
根据PIR误动作发生的概率和室内人的活动概率,设置无人状态下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发生的概率,单人状态下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发生的概率,以及多人状态下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发生的概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所述三种情况所占的时间比例和所述条件概率,计算无人、单人和多人状态的后验概率,包括:
结合所述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三种情况所占的时间比例以及所述已设置的无区域T1、单区域T2和多区域T3每种情况发生的条件概率,根据贝叶斯原理分别计算无人状态的后验概率、单人状态的后验概率、以及多人状态的后验概率;其中,设置所述无人状态、单人状态、以及多人状态的先验概率均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盖及电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用于泡罩机的冲裁检测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