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救生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38010.4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8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冯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霆舟无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C9/2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张煜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救生船 | ||
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公开了无人救生船,其包括船体(2),还包括均匀分布在船体(1)上的救生桶(5),救生桶(5)上设有充气旋钮(51),船体(2)上安装有与充气旋钮(51)配合的齿轮(21),控制器(1)控制齿轮(21)旋转并在船体(2)到达落水者附近后打开充气旋钮(51)对救生桶(5)进行充气。本发明通过充气式的救生桶可使船体到底落水者附近后增大船体浮力,有效承载落水者的体重;此外,升降仓的设计使船体能在水下工作并将悬浮于水中的人托出水面,增加了落水者的生还率,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在救生桶未充气状态时的船体体积小,便于存储和抛掷,也有利于快速到达落水者附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尤其涉及了无人救生船。
背景技术
目前的救生器材,主要依靠救生圈,救生衣等无动力设备。或者是载人的充气或硬质小艇。准备时间长,反应速度慢,或需要专门的设施和装备,不便于移动和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准备时间长,反应速度慢,或需要专门的设施和装备,不便于移动和运输的缺点,提供了无人救生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无人救生船,包括船体,还包括安装在船体上的控制器和与控制器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运转的喷水推进器,船体上还安装有人体跟踪装置,控制器根据人体跟踪装置发送的位置信号控制喷水推进器并使船体到达落水者附近,还包括均匀分布在船体上的救生桶,救生桶上设有充气旋钮,船体上安装有与充气旋钮配合的齿轮,控制器控制齿轮旋转并在船体到达落水者附近后打开充气旋钮对救生桶进行充气;还包括设在船体内的升降仓,升降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安装有阀门,船体上安装有可向升降仓内充气的二氧化碳储气筒,控制器控制二氧化碳储气筒和阀门。通过充气式的救生桶可使船体到底落水者附近后增大船体浮力,有效承载落水者的体重,齿轮和充气旋钮的配合有效控制救生桶的充气;此外,升降仓的设计使船体能在水下工作并将悬浮于水中的人托出水面,增加了落水者的生还率,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在救生桶未充气状态时的船体体积小,便于存储和抛掷,也有利于快速到达落水者附近。
作为优选,人体跟踪装置包括热像仪和摄像器,热像仪和摄像器均与控制器连接并将记录到的位置信号传送给控制器进行分析。热像仪和摄像机可以帮助记录水面和水下的活动体,帮助控制器分析落水者的方位,实现快速救助落水者。
作为优选,还包括接收外界指令信号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与控制器连接并向控制器发送外界的指令信号,控制器根据指令信号控制喷水推进器、齿轮、二氧化碳储气筒和阀门的工作。通过信号接收器可直接控制控制器,使在岸上或者远程的操作人员能操作救生船的工作。
作为优选,船体上还放置有充气垫,充气垫安装有连接绳并通过连接绳与船体连接。充气垫的设置可使救生船救助更多的人,适用于多人落水的情况,也可将脱力的落水者放置在充气垫上,防止其二次溺水。
作为优选,船体上安装有位于充气垫下方的推杆,控制器控制推杆的伸缩并通过推杆将充气垫推出船体外。
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在船体上的探照灯。
作为优选,船体的边缘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或船体上安装有手把;船体的边缘上设有多条用于抓握的绳索。通过手把和绳索的设置,方便落水者抓附。
作为优选,船体的边缘还安装有用于勾住落水者衣物的钩子。通过钩子可以钩住落水者的衣物,使失去意识的落水能挂在救生船上被带至岸边。
作为优选,船体的底部两侧均设有用于抓握的护栏。当船体翻转后,由于船底较为光滑,不利于落水者抓靠,因此护栏的设计不仅不会影响救生船的正常航行,也使救生船在翻转后仍能救助落水者。
作为优选,船体上还安装有与信号接收器连接的喇叭,救生操作员通过信号接收器利用喇叭进行喊话和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霆舟无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霆舟无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