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7812.3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明;卜彬彬;岳占芳;张晓东;郭浩鹏;王超功;贾岱;武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车身结构包括:后地板,后地板上设置有后地板中横梁;左侧围和右侧围,左侧围与后地板相连且设置在后地板的左侧,右侧围与后地板相连且设置在后地板的右侧;左后横梁,左后横梁连接在后地板与左侧围之间,且左后横梁内设有左后横梁空腔;右后横梁,右后横梁连接在后地板与右侧围之间,且右后横梁内设有右后横梁空腔;后围总成,后围总成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围的后端和右侧围的后端相连,后围总成与后地板之间通过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相连。本发明的车身结构具有多条传力途径,且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保障后排乘客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后地板、后围与侧围搭接结构之间的搭接结构简单,导致车辆后部碰撞、侧面碰撞传力效果差,钣金受力集中存在失效的风险,不能有效保护后部油箱、电池包及后排乘客,影响整车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具有多条传力途径,且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保障后排乘客的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后地板,所述后地板上设置有后地板中横梁;左侧围和右侧围,所述左侧围与所述后地板相连且设置在所述后地板的左侧,所述右侧围与所述后地板相连且设置在所述后地板的右侧;左后横梁,所述左后横梁连接在所述后地板与所述左侧围之间,且所述左后横梁内设有左后横梁空腔;右后横梁,所述右后横梁连接在所述后地板与所述右侧围之间,且所述右后横梁内设有右后横梁空腔;后围总成,所述后围总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围的后端和所述右侧围的后端相连,所述后围总成与所述后地板之间通过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左后横梁连接在所述左侧围和所述后地板左纵梁之间,所述右后横梁连接在所述右侧围和所述后地板右横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围总成内设有后围总成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围内设有左侧围空腔,所述右侧围内设有右侧围空腔,所述左侧围空腔和所述右侧围空腔分别与所述后围总成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后围总成与所述后地板还通过后地板左后纵梁和后地板右后纵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左后纵梁连接在所述左后横梁和所述后围总成之间,所述后地板右后纵梁连接在所述右后横梁和所述后围总成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左纵梁设置在所述后地板左后纵梁的内侧且彼此间隔开,所述后地板右纵梁设置在所述后地板右后纵梁的内侧且彼此间隔开。
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左纵梁的长度大于所述后地板左后纵梁的长度,所述后地板右纵梁的长度大于所述后地板右后纵梁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上还设置有后地板中后横梁,所述后地板中后横梁设置在所述后地板中横梁的后侧,且所述后地板中后横梁、所述左后横梁以及所述右后横梁彼此正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车身结构具有多种传力途径,避免钣金件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出现的失效风险。
(2)本发明所述的车身结构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降低车辆碰撞时对乘客造成的损伤。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结构。
本发明的车辆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车身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7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