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试件养护室及其温度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6910.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宾;陈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新海建设工程材料测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护室 温度检测信号 控制终端 温度调节 温度基准 混凝土试件 散热装置 室内 技术方案要点 加热装置启动 温度检测元件 加热装置 不均匀 调温 输出 监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试件养护室及其温度调节方法,解决了养护室室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温度检测元件根据养护室室内温度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预设有温度基准值信号且将温度检测信号与温度基准值信号相互比较,若存在一个或多个温度检测信号低于温度基准值信号,则控制终端控制对应位置的加热装置启动且散热装置关闭;若存在一个或多个温度检测信号高于温度基准值信号,则控制终端控制对应位置的散热装置启动且加热装置关闭,本发明的混凝土试件养护室及其温度调节方法,能够对多个点的温度同时进行监控并进行调节,使得室内的温度调节更加方便且更加均匀,提高调温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试件的测试环境的控制,特别涉及混凝土试件养护室及其温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和外加剂的使用,人们对于混凝土材料长期变形性能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许多混凝土长期性能的测试指标也逐步为人们所熟知,比如:混凝土自身收缩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性能、混凝土干缩性能、混凝土徐变性能等等。
这些指标的有效测试,对于混凝土性能的准确判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检测混凝土变形性能指标的过程中,首先应解决好试验环境的问题,能否将20±2℃、60±5%的相对温湿度恒定的实现,对于试验的科学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该温湿度的要求与传统的试验环境要求有着较大的区别,目前尚无成熟的构建方案,一直以来都无法有效的实现,成为困扰混凝土试验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
混凝土试件养护室,其主要由试验室和设置在试验室内的微电脑、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恒温恒湿箱和风道组成,微电脑分别和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恒温恒湿箱连接,恒温恒湿箱内设有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电热管、超声波加湿器、离心式风机和蒸发器;微电脑控制超声波高频震荡,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并通过设置管道送雾及吹风方式,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均匀;离心式风机送出的风,通过风道把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吹到恒温恒湿箱的各处。
为了提高试验的效率,养护室会设置的较大以方便放置更多的混凝土试件,同时在整个养护室内均放置混凝土试件,而在一个大型的养护室中采用上述的方案能够对整体的温度进行控制,但是只能进行粗略的控制,整体的控制精度低,容易出现室内的不同区域存在温度差,若出现温度差的情况,则采用上述的方案无法对温度差进行合理的调控,导致了在同一个养护室内的混凝土试件的环境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各种性能指标的检测也出现不够精确的情况,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且效率更高的混凝土试件养护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试件养护室,包括用于升高养护室室内温度的加热装置、用于降低养护室室内温度的散热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加热装置与散热装置启闭的控制终端,还包括用于检测养护室室内温度情况的若干温度检测元件,若干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周向分布于养护室室内,所述加热装置与散热装置均设置有若干且温度检测元件、加热装置与散热装置相互一一对应;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根据养护室室内温度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至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预设有温度基准值信号且将温度检测信号与温度基准值信号相互比较,若存在一个或多个温度检测信号低于温度基准值信号,则控制终端控制对应位置的加热装置启动且散热装置关闭;若存在一个或多个温度检测信号高于温度基准值信号,则控制终端控制对应位置的散热装置启动且加热装置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新海建设工程材料测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新海建设工程材料测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6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