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镁匹林片(Ⅱ)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36468.6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昌都金方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百草药业有限公司;刘宗杰 |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47/26;A61K47/36;A61K47/42;A61K33/10;A61P9/10;A61K31/616;A61K31/19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滕慧 |
| 地址: | 854000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经***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镁匹林片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镁匹林片(Ⅱ)及其制备工艺。该铝镁匹林片(Ⅱ)由阿司匹林层和缓冲层压片制成,阿司匹林层由阿司匹林、甘露醇、玉米淀粉、酒石酸、明胶、柠檬黄铝色淀、二氧化硅制成;缓冲层由甘羟铝、重质碳酸镁、甘露醇、玉米淀粉、明胶、二氧化硅制成。通过本发明制备工艺制得的铝镁匹林片(Ⅱ)具有更好的溶出速率,杂质较现有产品中杂质指标明显降低。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镁匹林片(Ⅱ)及其制备工艺。
(二)背景技术
铝镁匹林片最早于2001年在日本由LION公司研发上市,商品名为BUFFERIN。其中小剂量规格作为抗血小板剂推向市场。
铝镁匹林片的主要成分阿司匹林又名醋柳酸、乙酰水杨酸,其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全世界广泛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它不仅是解热镇痛药,而且还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对于某些病还是特效药。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病,已成为最新的有效疗法。医学界普遍认为它具有降低血液凝聚的能力,有抗血栓和溶化血栓的作用。
对于有心脏病或中风史的病人,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继发残废或再次梗死的危险率降低约25%,可以使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性发作降低35%以上,可以使暂短性缺血性发作的病人,出现中风或导致死亡的情况减少25%。
尽管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聚集等多个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对胃粘膜刺激较大,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不适合长期服用,制约了在临床的使用。为此,对阿司匹林刺激胃肠道的问题进行研发和公关,获得了“铝镁匹林片(Ⅱ)”这一最新成果,其主要优点是一方面可以减低阿司匹林对胃的不良刺激,显著降低胃粘膜糜烂和溃疡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还可增加其吸收度,碱性药物可使胃排空加速,从而使阿司匹林迅速进入主要吸收部位——小肠。
不过,在前期研究阶段发现,铝镁匹林片(Ⅱ)产品的溶出在标准介质(0.1M盐酸)中溶出较慢,有关物质中的杂质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直接影响了一致性及BE实验的风险。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寻找一种对阿司匹林稳定、工艺简单、溶出好、杂质无上升趋势、稳定的升级产品及其制造方法非常必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好的溶出趋势、杂质较现有产品中杂质指标明显降低的铝镁匹林片(Ⅱ)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铝镁匹林片(Ⅱ),由阿司匹林层和缓冲层压片制成,所述阿司匹林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阿司匹林81份、甘露醇38-42份、玉米淀粉8-12份、酒石酸0.6-1.0份、明胶0.1-0.14份、柠檬黄铝色淀0.03-0.07份、二氧化硅0.9-1.3份;所述缓冲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羟铝11份、重质碳酸镁22份、甘露醇28-32份、玉米淀粉27-31份、明胶0.12-0.18份、二氧化硅0.8-1.2份。
所述阿司匹林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阿司匹林81份、甘露醇40.88份、玉米淀粉10份、酒石酸0.85份、明胶0.12份、柠檬黄铝色淀0.05份、二氧化硅1.1份;所述缓冲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甘羟铝11份、重质碳酸镁22份、甘露醇30份、玉米淀粉29.85份、明胶0.15份、二氧化硅1份。
该铝镁匹林片(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阿司匹林层上述原料阿司匹林、酒石酸和甘露醇,分别粉碎后过80目筛;取阿司匹林层上述原料玉米淀粉,过80目筛,得阿司匹林粉、酒石酸粉、甘露醇粉和玉米淀粉A,备用;
(2)取阿司匹林层上述重量份数的明胶,加入明胶重量份数94.3倍的水,搅拌均匀得明胶溶液,向明胶溶液中加入明胶重量份数104.7倍的95%(体积分数)乙醇,搅拌均匀,制成明胶粘合剂A,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昌都金方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百草药业有限公司;刘宗杰,未经西藏昌都金方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百草药业有限公司;刘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6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提纯系统
- 下一篇: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专用制备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