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脚底按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6361.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新区鼎正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F7/00;A61N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底 按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底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底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现有的按摩装置种类多样,有竹制按摩棒、钢球按摩器、电动按摩器等,这些按摩器能够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按摩,但是这些按摩装置按摩效果不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保健越来越重视,各类保健按摩装置不断被生产出来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脚底按摩是对脚底进行按摩的一种方式,对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概念,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脚底按摩约在四千年前起源于中国,是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和同样是传统医学的“针灸”属于相同原理的治疗方法。虽然脚底按摩起源于中国,但是却没有在中国普遍流传,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天灾人祸不断,使得从黄帝时代就发明的脚底按摩这份文化遗产几乎消失殆尽。
脚底具有很多穴位,经常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可以使得身体素质更佳,因此目前出现有很多脚底按摩器和按摩鞋,这些技术均是利用一些凸起来对脚底进行按摩作用,但是却不会真正涉及到脚底的穴位,因此其按摩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底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脚底按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容置槽,容置槽内底部开设有若干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一支撑槽,第一支撑槽内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底端与位于第一支撑槽内底部的第一复位弹簧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垫,第一支撑柱顶端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第二支撑槽,第二支撑槽内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底端与位于第二支撑槽内的第二复位弹簧相连接,所述支撑垫下侧开设有第三支撑槽,第二支撑柱顶端位于第三支撑槽内;所述支撑垫内部布置有电加热层,支撑垫上表面固定设有若干按摩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体包括呈半球形状的磁极,磁极外部包覆有橡胶垫,橡胶垫外表面均匀设有若干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呈半球形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直径等于第一支撑槽内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柱直径等于第二支撑槽和第三支撑槽内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垫为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层内埋设有加热电阻丝。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体与脚底的穴位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支撑垫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压力传递到第二支撑柱上,第二支撑柱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同时,第一支撑柱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两个推力均向上,使得按摩体对脚底穴位进行按摩作用,有效提高了按摩效果;同时,电加热层工作产生热量,使得支撑垫产生热量,对脚部进行加热,提高了按摩效果;按摩凸起对脚底的穴位进行针对性的按摩作用,同时磁极产生磁场,对脚底进行磁疗,进一步提高了脚底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按摩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新区鼎正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新区鼎正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6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