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6164.X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0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熙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14;B66D1/38;B66D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304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安全 电动葫芦 桥式起重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所述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依次设有至少两组滚筒或者联排卷筒,每组滚筒上可缠绕有钢丝绳;吊钩,所述吊钩分别与各组滚筒上的钢丝绳配合连接;排绳装置,所述排绳装置与位于驱动轴上最末端的滚筒配合连接,所述排绳装置可在各组滚筒的底部进行左右位移,所述排绳装置与各组滚筒上的钢丝绳可接触。本发明大大缩小了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的轴向尺寸,在使用了多层缠绕卷筒的同时保持了钢丝绳在正确的位置,不至于乱绳,并且使得长度也缩短到原来1/5~1/10,非常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需要钢丝绳作为起升介质的起重机械,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通常的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比如厂房内的行车,起升高度不高,厂房的空间足够,设备也不会距离墙壁很近,对行车的紧凑性要求不高,起升卷筒通常是单层缠绕的卷筒就行。
单层缠绕卷筒有较深的沟槽,而且通常在室内没有风的影响,所以不会乱绳。而有时候,空间狭小,设备布置的距离墙壁很近,起升高度又很高,而且有一大段起升行程在室外,在高空,比如,集装箱装卸桥,机器房内布置许多机构和设备,为了节省空间,有些设备距离墙壁很近,比如变压器、高压开关柜等,这就对起升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行车服务范围尽量大,这就要求起升机构尽量窄。
但是,现在使用的各种行车均是单层缠绕,由于起升高度高,通常要40~75米,起重量虽然不大,通常十几吨,钢丝绳也不粗,直径十几毫米就够了,但是卷筒依然很长,通常都要达到2~3米,这样机器房内的吊装范围就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设备,比如变压器、高压开关柜吊不到。这样多层缠绕卷筒(大于2层),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但是,将物品从地面,吊到机器房(40-70米高),如果有风,就会致使物品带动吊钩晃动,这时单层卷筒,由于有较深的沟槽,会好很多,而对多层缠绕就会产生乱绳,这就非常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安全的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所述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依次设有至少两组滚筒或者联排卷筒,每组滚筒或者联排卷筒上缠绕有钢丝绳;
吊钩,所述吊钩分别与各组滚筒上的钢丝绳配合连接;
排绳装置,所述排绳装置与位于驱动轴上最末端的滚筒配合连接,所述排绳装置可在各组滚筒的底部进行左右位移,所述排绳装置与各组滚筒上的钢丝绳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一减速电机,各组滚筒通过卷筒轴承组件依次匀距设置在驱动轴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绳装置包括通过联轴器与位于驱动轴上最末端的滚筒配合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排绳装置包括齿轮副结构、凸轮副结构、长轴、止转装置和至少两组排绳机构,所述齿轮副结构与联轴器配合连接,所述凸轮副结构与齿轮副结构配合连接,所述长轴分别与齿轮副结构和凸轮副结构配合连接,所述齿轮副结构可带动长轴进行旋转,所述凸轮副结构可带动长轴进行左右位移,所述止转装置设置在长轴一端,所述止转装置可阻止长轴旋转,各组排绳机构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直线滑动副上,且每相邻两组排绳机构之间设有换向齿轮,每组排绳机构与一组滚筒上的钢丝绳对应配合,位于最下侧的排绳机构与长轴配合连接,长轴可带动排绳机构进行左右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副结构包括齿轮轴和大齿轮,所述齿轮轴与联轴器配合连接,所述大齿轮与齿轮轴配合连接,所述大齿轮设置在长轴上,所述凸轮副结构包括圆盘和斜盘,所述圆盘与齿轮轴配合连接,所述斜盘设置在长轴上,所述斜盘与圆盘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熙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熙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61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指纹锁
- 下一篇:一种基于手机识别的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