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质高效利用及有效防治疮痂病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235887.8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红;郝兴顺;刘勇;陈进;李厚华;张春辉;秦宇航;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1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原种 繁育 基质 高效 利用 有效 防治 疮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是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废弃基质循环再利用及有效防治疮痂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启动与实施,将小土豆做成大产业迫在眉睫。影响马铃薯产量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种薯退化。因此,推广脱毒种薯是有效措施,在脱毒种薯繁育生产中微型薯繁育是瓶颈;
目前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以防虫网室无土基质栽培为主,其中蛭石是大宗使用的栽培基质,但蛭石来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蛭石运输成本偏高且抗土传性病害能力较差,其中马铃薯疮痂病是微型薯生产中的常见主要病害;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植物病原链霉菌引起的马铃薯常见病害之一。感染疮痂病菌后,薯块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痂状病斑,严重影响微型薯的质量和销售品质,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大规模生产脱毒微型薯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蛭石基质常连续使用多茬,基质中病菌不断积累,所以疮痂病的发病率普遍较高。目前疮痂病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大田的栽培主要采取轮作、增施有机肥及选育健康抗病品种等措施减轻病害。但在微型薯种薯生产过程中采用上述防治措施常受条件限制。
生产中蛭石繁育多茬微型薯后,由于缺少可行的重复再利用技术,废弃基质被随意丢弃严重污染的同时还要投入资金购买新的蛭石,增加原原种生产成本,因此,寻找一种微型薯栽培废弃基质循环再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解决现有马铃薯微型薯栽培废弃基质由于缺少可行的再利用的技术致使污染环境及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同时解决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疮痂病发生严重而缺少有效防治措施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延长基质使用寿命,废弃基质重复、高效利用及高效防治疮痂病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1. 本发明所述的废弃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连续生产马铃薯微型薯4茬及以上的蛭石;
2. 将上述1中所述的废弃基质与锯末屑按风干体积比1:1混合,得新基质;
3. 将所述2中新基质平铺于防虫网室专用水泥槽畦,每立方米栽培基质加入0.5kg商品有机生物菌肥、300g杀菌剂、50 g杀虫剂;
4. 所述3中商品有机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粉末状,有机质含量≥45﹪,活性生物菌数≥0.2亿/g;
5. 所述2中锯末屑,其特征在于粒径1-3mm;
6. 所述3中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毒死蜱含量5﹪以上,剂型颗粒剂;
7. 移栽试管苗前保持所述3中槽畦内栽培基质田间含水量保持在60-70﹪;
本发明的有效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废弃基质的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不仅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约生产成本。锯末屑作为栽培基质,为锯末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可持续发展。
实施案例1
蛭石使用次数对微型薯繁育的影响
试验设计:栽培基质包括:全新蛭石为对照组、连续使用4茬的蛭石、锯末与使用4茬的蛭石体积1:1配比为处理组、锯末与使用4茬的蛭石体积2:1配比为处理组;
将栽培基质平铺于专用水泥槽畦,厚度10cm,试管苗移栽前7天每平米栽培基质基施商品有机菌肥(N+P+K≥15﹪,有机质≥45﹪,猪粪为主,活性生物菌数≥0.2亿/g)0.05kg,同时撒施国光牌多菌灵杀菌剂(有效成分含量50﹪,可湿性粉剂)30g和粒粒牌阿维·毒死蜱(阿维霉素0.2﹪、毒死蜱5﹪)5g;
试验以通过茎尖剥离获得的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脱毒试管苗为供试材料。挑选苗龄40 d左右,长势均匀的脱毒试管苗,打开瓶盖在室内加水炼苗3 d,将根部培养基冲洗干净后进行移栽,移栽密度192株/m2;
定值一周内喷水使基质含水量保持在65﹪~70﹪,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湿度控制在80﹪左右,在移栽15d后,浇施0.2﹪尿素溶液,移栽30d后喷施1000倍夜叶面肥(17-9-34),移栽45d后喷施0.5﹪K2PO4;
表1中随着蛭石繁育微型薯茬数增加,脱毒试管苗成活率逐渐降低,连续使用4茬后成活率低于50﹪,疮痂病发生严重,连续使用4茬后疮痂病发病率高于50﹪;
表1 蛭石使用次数对微型薯繁育的影响
实施案例2
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微型薯生长、疮痂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稻研究所),未经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5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