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痤疮膏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5381.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雨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86;A61K9/06;A61P17/10;A61P5/00;A61K33/06;A61K35/413;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501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痤疮膏 蛤蜊 金银花 人工牛黄 重量份数 玫瑰花 荷叶 黄芩 连翘 芦荟 青黛 石膏 珍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痤疮膏,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黄芩8‑25份、连翘5‑15份、芦荟1‑10份、珍珠3‑10份、荷叶5‑10份、青黛1‑3份、蛤蜊粉1‑3份、玫瑰花1‑3份、金银花1‑3份、人工牛黄1‑3份、石膏1‑3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健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痤疮膏。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感染性炎症。皮脂腺多开口于毛囊口,一旦毛囊口阻塞,过多的皮脂代谢产生的过多的脂肪酸的刺激以及封闭环境中过度增殖的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使皮肤产生了炎症反应,因此痘痘的表现从轻到重是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和脓疱、囊肿和结节, 而发红和化脓的痘痘是有细菌感染存在的。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
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
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痤疮膏,以达到痤疮膏的目的。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痤疮膏,所述痤疮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芩 8-25份、连翘5-15份、芦荟1-10份、珍珠3-10份、荷叶5-10份、青黛1-3份、蛤蜊粉1-3份、玫瑰花1-3份、金银花1-3份、人工牛黄1-3份、石膏1-3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绿色安全,施用简单,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痤疮有很好的疗效。
实施例1
黄芩 21份、连翘11份、芦荟8份、珍珠9份、荷叶7份、青黛1份、蛤蜊粉2份、玫瑰花2份、金银花2份、人工牛黄2份、石膏2份。
上述痤疮膏采用传统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雨田,未经李雨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5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黧黑斑外敷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柏知母清热利湿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