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4734.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碾;石晓玲;杨英仓;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das 智能 车载 终端 车险 管理 服务 系统 | ||
1.一种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ADAS智能车载终端和远程服务端,所述远程服务端通过云端服务器连接服务监控平台,所述ADAS智能车载终端包括图像采集和处理装置、GPS定位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装置、存储记忆单元和无线发射装置,所述远程服务端包括通信网关、大数据云端专家系统和存储单元,所述大数据云端专家系统,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存储,所述服务监控平台用于根据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数据对运维车辆进行监控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监控平台还连接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APP,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将定制的关键消息实时推送给移动终端AP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和处理装置,用于采集视频图像,并对视频图像进行提取处理并判断驾驶员是否存在危险驾驶行为,记录危险驾驶行为并采集证据;所述GPS定位装置,用于对车辆进行卫星定位并计算行驶里程;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检测车辆的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不良驾驶行为;当存在危险驾驶行为和不良驾驶行为时,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所述存储记忆单元,用于对检测的危险驾驶行为、不良驾驶行为和证据进行存储;所述无线发射装置用于将定位数据和驾驶行为数据持续发送给远程服务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图像包括驾驶员的人脸视频图像、车道视频图像和车辆前向视频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驾驶行为包括驾驶员疲劳驾驶、打手机、抽烟,车辆发生车道偏离、前向碰撞危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云端专家系统包括事故疑点分析模型、驾驶员评分模型、车辆维修保养计算模型和单车分析模型;所述事故疑点分析模型,用于根据事故发生前一段时间内的行车数据、危险驾驶行为数据,以及不良驾驶行为数据分析事故疑点并排查原因;所述驾驶员评分模型,用于根据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习惯,包括危险驾驶行为和不良驾驶行为对驾驶员驾驶行为进行打分排名;所述车辆维修保养计算模型,用于计算维修保养周期和内容;所述单车分析模型,用于根据一段时间内车辆的行车数据、驾驶行为数据、报警数据、维修保养数据、里程数据生成单车综合评估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监控平台面向于车企和监管中心,包括:
车辆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车辆状态,查看车辆历史行驶轨迹,进行行驶线路和电子围栏区域预设,根据业务需要和车辆状态,对车辆进行调度管理,远程升级ADAS智能车载终端参数;
安全管理模块,对ADAS智能车载终端上传的危险驾驶行为报警进行处理,管理查看危险驾驶报警证据,远程控制ADAS智能车载终端进行告警提醒;
运维管理模块,利用驾驶员评分模型对车辆进行驾驶员评分和排名,利用事故疑点分析模型对已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事故疑点分析和协助事故原因排查,根据车辆历史行车数据生成单车分析报告;
报表管理模块,对ADAS智能车载终端上传的定位数据、报警数据、图片和视频证据、车企业务和保险业务生成统计报表;
系统管理,对平台车辆、车载终端、驾驶员、企业组织、用户去权限进行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DAS智能车载终端的车险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面向于监管人员和驾驶员,所述移动终端APP,用于对服务监控平台上的车辆实时监控,查看历史轨迹和历史报警数据,利用车辆维修保养计算模型,计算所管理车辆的维修保养日期,对所有驾驶员和车辆进行年检提醒,发布驾驶员招聘信息或代驾服务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47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保险系统
- 下一篇:基于位置服务的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