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螺母接合检查系统和检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4663.5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2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洪振荣;孔桢洙;柳圣熙;廉重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螺母 接合 检查 系统 方法 | ||
一种车轮螺母接合检查系统和检查方法,用于由传送机构传输的车辆,该车轮螺母接合检查系统包括:移动构件,布置在传送机构的一侧;车轮提升装置,布置在移动构件上,并且将车辆的车轮从传送机构提升至一预定高度;车轮螺母扭矩检查装置,设置在布置于移动构件上的机器人的臂上,将螺母扳手接合于车轮的车轮螺母,并通过旋转螺母扳手检查车轮螺母的接合扭矩;以及控制器,控制移动构件的速度,使用车轮提升装置将车轮提升至预定高度,使用机器人移动车轮螺母扭矩检查装置以便将螺母扳手接合于车轮螺母,并通过旋转螺母扳手检测车轮螺母的接合扭矩。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证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5月18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60760号的优先权权益,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轮螺母接合检查系统,其能够提升沿着传送机构移动的车辆的车轮,以设定速度移动车轮,并检查用于固定车轮的车轮螺母的接合扭矩。
背景技术
通常,车轮接合于轮毂,并且在具有四个轮子的车辆的情况下,四个轮子安装在车辆上。此外,制动器通过轴与轮毂连接并且车轮通过车轮螺母接合于轮毂。
轮毂螺栓和车轮螺母用于将车轮安装至轮毂,并且车轮通过以设定扭矩拧紧车轮螺母而固定到轮毂上。当前正对通过以设定扭矩快速拧紧车轮螺母而提高生产率进行研究。
车辆装配线可以用于装配各种车辆,并且自动车轮装配系统可以处理对应于各种车辆的车轮。然而,常规的自动车轮装配系统不能应用于用于装配各种车辆的车辆装配线,这是因为装配车轮的位置取决于轮毂的类型而不同。
此外,在车辆装配线上车辆可以设定速度在传送机构上传输。在这方面,可能难以根据传送机构的特性而以设定速度传输车辆,并且可能难以将车轮螺母接合于以非均匀速度传输的车辆并难以检查车轮螺母的接合扭矩。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是为了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并且因此,它可能包含并不构成已经由本国中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轮螺母接合检查系统和检查方法,其优点在于提升沿着传送机构移动的车辆的车轮,通过设定速度移动车轮,并检查用于固定车轮的车轮螺母的接合扭矩。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轮螺母接合检查系统可以是用于由传送机构传输的车辆的车轮螺母接合检查系统,从而使得通过车轮螺母将车轮安装于车辆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由传送机构传输的车辆的车轮螺母接合检查系统可以包括:移动构件,布置在传送机构的一侧;车轮提升装置,布置在移动构件上,并且将车辆的车轮从传送机构提升至一预定高度;车轮螺母扭矩检查装置,设置在布置在移动构件上的机器人的臂上,将螺母扳手接合于车轮的车轮螺母,并通过旋转螺母扳手检查车轮螺母的接合扭矩;以及控制器,控制移动构件的速度,使用车轮提升装置将车轮提升至预定高度,使用机器人移动车轮螺母扭矩检查装置以便将螺母扳手接合于车轮螺母,并通过旋转螺母扳手检测车轮螺母的接合扭矩。
车轮提升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提升臂和第二提升臂,能旋转地布置在移动构件的前部和后部使得第一提升臂和第二提升臂的前端部布置为朝向车轮的中心部分的下部;以及提升辊子,能旋转地布置在第一提升臂和第二提升臂的相应前端部处并接触车轮的外周缘。
车轮提升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臂驱动部,提供使第一提升臂和第二提升臂彼此远离的驱动扭矩或者使第一提升臂和第二提升臂相互靠近的驱动扭矩;以及锁定装置,在第一提升臂和第二提升臂提升车轮的状态中固定第一提升臂和第二提升臂。
提升辊子可以包括:固定辊,固定到提升臂的前端部上;旋转辊,能旋转地布置在固定辊的外部;以及闩锁构件,布置在固定辊与旋转辊之间以便进行锁定使得旋转辊相对于固定辊在一个方向上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4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