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井解决薄互层的钻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4637.2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法;张友军;陈智;张炎;于东兵;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29/06;E2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解决 薄互层 钻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径向井解决薄互层的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定位导向工具(1)下入井筒内的待作业设计深度;步骤2、进行套管钻孔开窗;步骤3、进行钻水泥环作业;步骤4、进行钻近井带地层作业;步骤5、进行钻远端地层作业。该径向井解决薄互层的钻井方法可先后完成定位导向、套管钻孔、钻水泥环、钻近井带地层、钻远端地层作业,最终在被作业井筒设计层位完成直径25mm~30mm、距离为30米的径向孔眼,该施工方法适用于薄互层的储藏改造,可使油井增产、水井增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行业或煤层气行业的钻井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径向井解决薄互层的钻井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学上的薄层是指储层的厚度薄、单一,层与层之间由较厚的非渗透层分开。储层厚度变化大,有大于10米的坝岩,也有小于1米的滩岩,但以砂泥岩薄互层方式的居多,大部分储层单层厚度较薄,平均单层厚度仅为1.2米。
滩坝砂岩性主要为砂岩、灰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油藏有两个特点:1、孔隙度、渗透率均较低;2、储层厚度较薄,且纵向上与泥岩相互叠加形成薄互层。从储层特征来看,该类油藏的地层渗透率相对较低,原油在储层中的渗流很困难,导致其油井单井产能低,大部分单井自然产量不足1吨每天,开采难度相当大。由于储层厚度较薄,使用常规水力压裂,裂缝体积较大,容易压窜层,出现水窜、气窜、油窜等后果。浅薄互层普通油藏属于边际油藏,至今没有现成的开采方式和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可循,很多油田将此储量列为难采储量,而没有动用。
在我国开采煤层气,96%以上的煤层都利用了水力压裂增产技术,但该技术在煤层气井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施工的数十个煤层开发试验井中,就有压穿煤层顶底板的实例,这是由于煤层的最小应力小于煤层顶底板的最小应力所致。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是一种新的煤层改造技术,利用水力射流在储层中喷射钻进,形成径向孔眼,提高了导流能力,增大解吸波及面积,沟通更多割理和裂隙,且不会对储层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薄互层开采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径向井解决薄互层的钻井方法,该径向井解决薄互层的钻井方法可先后完成定位导向、套管钻孔、钻水泥环、钻近井带地层、钻远端地层作业,最终在被作业井筒设计层位完成直径25mm~30mm、距离为30米的径向孔眼,该施工方法适用于薄互层的储藏改造,可使油井增产、水井增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径向井解决薄互层的钻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定位导向工具下入井筒内的待作业设计深度;
步骤2、将套管钻孔工具下入到定位导向工具中,进行套管钻孔开窗;
步骤3、将钻水泥环工具下入到定位导向工具中,进行钻水泥环作业;
步骤4、将钻近井带地层工具下入到定位导向工具中,进行钻近井带地层作业;
步骤5、将钻远端地层工具下入到定位导向工具中,进行钻远端地层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创造性地采用连续管作业机在油气藏的薄互层进行径向钻井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2、创造性地采用五趟施工工艺及配套工具对薄互层进行径向钻井作业,分别为定位导向、套管钻孔、钻水泥环、钻近井带地层、钻远端地层作业;
3、创造性地采用定位导向工具,该工具具有相对方位定向功能,可在同一个薄互层位实施相对方位定向,可相对120度或180度定向钻孔;
4、创造性地采用套管钻孔工具,能对套管钻孔,形成直径为23mm的圆形窗口,且具有独有的安全短节,能保护套管钻孔过程中钻头过载使万向节扭断,还能保护万向节下井过程中不与油管壁擦碰而折断,避免落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4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