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天线有线测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4337.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未庄;龚乐;张品春;王甲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G01R29/1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装置 移相器 功率分配/合成器 低噪声放大器 匹配网络单元 抗干扰天线 电源模块 天线阵元 测试结果误差 无线测试设备 功率放大器 相位控制器 测试过程 发射天线 模拟天线 时间成本 无线信号 依次连接 电源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天线有线测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有线测试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第一功率分配/合成器、第一匹配网络单元、移相器、第二匹配网络单元、第二功率分配/合成器和天线阵元,所述有线测试装置还包括与移相器连接的相位控制器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移相器,用于给整个有线测试装置提供电源。本发明通过有线的方式模拟天线阵列(包含多个天线阵元)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省去发射天线、功率放大器等昂贵无线测试设备,降低了测试时间成本,且测试过程简单而不复杂,测试结果误差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干扰天线的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天线有线测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在无线环境下,抗干扰天线对电磁干扰的性能测试,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另外,抗干扰性能的评估需要庞大的场地、专用的发射天线和校准设备,并且具有前期准备工作极其耗时、测试场景构建困难、不具备可重复性等缺点,如果测试不同的阵列天线,需要制造多个实物天线。
目前传统的抗干扰性能无线测试,主要采用两种方案:一是搭建昂贵的微波暗室进行逼真映射;二是建设外场测试环境,利用多次测量来消除外场无线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然而,若使用简单的移相器和功分器,配合天线阵列流形控制算法,就可以把外场的无线测试场景模拟成有线测试环境,能明显提升测试效率,降低测试复杂度,隔离因天线阵列加工制造误差的影响,可以快速的评估抗干扰性能指标,且模拟参数可以重配置,能模拟任意形状的天线阵,加快研制开发的进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干扰天线有线测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降低了测试时间成本,且测试过程简单而不复杂,测试结果误差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天线有线测试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第一功率分配/合成器、第一匹配网络单元、移相器、第二匹配网络单元、第二功率分配/合成器和天线阵元,所述有线测试装置还包括与移相器连接的相位控制器,其中
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对输入的多路干扰信号或模拟卫星信号进行信号放大;
所述第一功率分配/合成器用于分配输入的多路干扰信号或模拟卫星信号;
所述第一、第二匹配网络单元用于配置阻抗匹配衰减值;
所述移相器用于设置多路干扰信号或模拟卫星信号的增益参数值;
所述天线针元用于测试接收到的多路干扰信号或模拟卫星信号;
所述相位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移相器合成相位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数量为N,则第一功率分配/合成器、第二功率分配/合成器和天线阵元均为N,所述、第一匹配网络单元、第二匹配网络单元和移相器的数量均为N×N,一个第一功率分配/合成器连接有N个第一匹配网络单元,N个第二匹配网络单元连接一个第二功率分配/合成器。
进一步地,所述有线测试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移相器,用于给整个有线测试装置提供电源。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天线有线测试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入多路干扰信号或卫星信号,在低噪声放大器中进行信号放大;
S2、使用第一功率分配/合成器将放大后的信号进行分成,得到功率相等的N路信号;
S3、把分成后的N路信号输入移相器进行处理,得到模拟多路干扰信号或模拟卫星信号;
S4、移相器将模拟多路干扰信号或模拟卫星信号输入第二功率分配/合成器进行处理,并从天线阵元上输出信号,完成信号的模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4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电监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组合个体差分演化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