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刺激性气味的汽车内饰件用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4331.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3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高腾;李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腾飞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101/08;C08K13/04;C08K5/03;C08K3/38;C08K3/22;B29C48/9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郑海松 |
地址: | 2211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复合材料 汽车内饰件 制备 低刺激性 混合料 阻燃剂 纳米金属氧化物 注塑 无碱玻璃纤维 刺激性气味 工业化应用 加工改性剂 耐低温冲击 耐老化性能 充分混合 挤出造粒 热稳定剂 热稳定性 生产效率 阻燃性能 复合材料 改性剂 混料机 挤出机 重量份 耐寒 尼龙 生产工艺 生产成本 计量 | ||
一种低刺激性气味的汽车内饰件用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尼龙6为52~56份,阻燃剂A为10~13份,阻燃剂B为2~4份,热稳定剂为0.4~0.6份,加工改性剂为0.7~0.9份,耐寒改性剂为3~6份,纳米金属氧化物1~2份,无碱玻璃纤维20~28份;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计量后的各种组分加入混料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尼龙复合材料。本发明刺激性气味小,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耐老化性能和耐低温冲击性能均较好,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适于工业化应用;本发明可直接用来注塑成汽车内饰件后不需再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刺激性气味的汽车内饰件用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是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于一身的部件,采用塑料材料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改进设计的柔韧性和零部件的集成度,提高安全性,如汽车座椅滑块、仪表板、天窗折板等,这就要求制作的材料具有无臭无味、对人体无害、安全环保的性能要求,一般为达到某种性能要求添加的材料对人体健康有害,不能满足人们对环保和性能的正常需求。
尼龙6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其来源丰富,具有刚性好、强度高、耐腐蚀、电气绝缘性好以及软硬可调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其阻燃性能不好,一般只能达到UL-94V2级,从而限制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因此,为了提高尼龙6材料的阻燃性能,尼龙6中约有80%是经过改性后的阻燃增强型品种。目前阻燃增强尼龙材料大部分是通过在原有尼龙6材料中加入溴系阻燃剂体系,然而,溴系阻燃剂及其他一些小分子的挥发,导致这类改性后的材料存在一些刺激性气味。为了降低溴系阻燃增强尼龙6的刺激性气味,防止这类材料应用于汽车内饰件时刺激性气味超标,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将阻燃增强型尼龙6注塑成成品后,将注塑件放在100℃左右的烘房中烘12h,以降低注塑件的气味至合格标准后装配到汽车上,但是该方法成本高,且效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从而使得阻燃增强型尼龙6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受到限制,且在尼龙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工艺中,尼龙6的原料熔指高,不利于挤出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刺激性气味的汽车内饰件用尼龙复合材料,其刺激性气味小,阻燃性能好,同时其热稳定性、耐老化性能、耐低温性能和分散性能均能得到提高,并且适合挤出加工工艺;该复合材料可直接用来注塑成汽车内饰件,不需再烘注塑产品,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刺激性气味的汽车内饰件用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适于工业化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刺激性气味的汽车内饰件用尼龙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所述阻燃剂A为十溴二苯乙烷;
所述阻燃剂B为三氧化二锑或三氧化二锑与无水硼酸锌配合体系;
所述热稳定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配合体系;
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铈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加工改性剂为无味酯类流动改质剂Sanstab2303,所述无味酯类流动改质剂Sanstab2303为一种含羧基官能团的支链状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波纹管复合材料中还添加有着色剂或颜料;所述着色剂的重量份数为2~3份;所述颜料重量份数为3~4份。
优选的,所述尼龙6的粘度为2.7~2.8cP。
优选的,所述纳米金属氧化物中纳米二氧化钛为1~2份、纳米氧化锆为2~3份、纳米氧化铈为1~4份。
优选的,所述三氧化二锑与无水硼酸锌的配比为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腾飞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腾飞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4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