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太网口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路由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3917.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3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梁顺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路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网 识别 方法 装置 路由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太网口的识别方法,通过分别给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配置一Bridge设备,从而使连接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的接口均为Bridge接口,先将待测以太网口置于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下,由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通过所述待测以太网口发出检测报文,若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接收到通过待测以太网口回送的响应报文,则可确定所述待测以太网口为广域网WAN口;若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未接收到通过所述以太网口回送的响应报文,则将所述待测以太网口转移至局域网LAN的Bridge接口下,从而可确定所述待测以太网口为局域网LAN,可实现以太网口的自动识别和切换,无需重启路由器和额外设置,增加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太网口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背景技术
路由设备中通常都包含以太网端口。以太网端口按功能分有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端口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端口。WAN端口用于接入外部以太网络,LAN端口则用于连接其他接入终端,使该接入终端能够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外部以太网络。在典型的家庭网络环境中,路由器的WAN端口用于连接调制解调器并接入因特网,LAN端口连接个人电脑,手机或者其他的用户设备。路由器中WAN端口和LAN端口在物理上是分开的,路由器可以建立WAN/LAN之间的连接。
一些路由设备有多个以太网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为WAN端口,其他以太网端口为LAN端口,其中,LAN端口和WAN端口在物理上是分开的。如在连接设备、网络时混淆了WAN端口和LAN端口,则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随着技术发展,为满足路由设备小型化、便携的需要,路由设备的以太网端口数量减少,一些路由设备甚至只有一个以太网端口,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管理界面对该以太网端口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使其在WAN模式或LAN模式下正常工作。然而这种以太网端口工作模式的设置方式,需要用户通过路由设备的应用管理界面设置,操作上很不方便。而且切换的代价较大,需要用户重启路由器。
此外,现有技术中WAN连接使用的接口为以太网口对应的软件接口,在调整以太网口的WAN/LAN角色时,需要改变接口的IP,修改网络协议栈和应用层相关的功能才能保证切换正常,切换WAN/LAN角色的代价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太网口的识别方法,能有效克服现有以太网口复用需要手动设置的难题,且避免切换以太网口的WAN/LAN角色时代价较大的问题,能自动将以太网口复用为LAN或WAN,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太网口的识别方法,分别给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配置一Bridge设备,从而使连接广域网WAN和局域网LAN的接口均为Bridge接口,包括步骤:
将待测以太网口置于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下,以预设的频率由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通过所述待测以太网口发出检测报文;
若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接收到通过所述待测以太网口回送的所述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将所述待测以太网口保留在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下,从而确定所述待测以太网口为广域网WAN口;
若所述广域网WAN的Bridge接口未接收到通过所述待测以太网口回送的所述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将所述待测以太网口转移至所述局域网LAN的Bridge接口下,从而确定所述待测以太网口为局域网LAN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3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