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3740.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万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仕军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26;A23K20/22;A23K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淡水鱼 肠道 疾病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饲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淡水鱼的养殖,尤其是混合鱼种养殖,容易出现鱼群肠道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饲料厂家对饲料成份的控制不严格,添加多种抗生素和激素来促进鱼快速增长,使其进食量增加,极易产生肠道疾病。夏季是淡水鱼进食量最大的时间段,也是鱼生病的高峰时间段,大部分养殖户采取对池塘杀菌处理,虽控制了鱼的疾病,但也破坏了池塘里的微生物生长,长期以往对淡水鱼自身以及食用者的身体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淡水鱼的成活率及品质也未得到明显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前预防、食疗控制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红薯粉40~50份、小麦粉40~50份、豆粕30-35份、鱼骨粉5~10份、食盐3-6份、鸡蛋清2-5份、鱼腥草3-5份、荷叶5-10份、大蒜15-20份、适量的水。
所述的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红薯粉45份、小麦粉45份、豆粕32份、鱼骨粉8份、食盐3.5份、鸡蛋清2.5份、鱼腥草4.5份、荷叶9份、大蒜18份、适量的水。
所述的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红薯粉50份、小麦粉50份、豆粕34份、鱼骨粉8.5份、食盐4份、鸡蛋清3份、鱼腥草4.5份、荷叶8.5份、大蒜19.5份、适量的水。
所述的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薯粉、小麦粉、豆粕、鱼骨粉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合,在常温下静泡6-8小时,再进行气室蒸煮1-2小时,形成混合物a;
(2)将食盐、鸡蛋清、鱼腥草、荷叶、大蒜混合搅拌打碎制成泥状物b;
(3) 将温度为80-110度的混合物a与泥状物b充分搅拌混合,再有压机制成块状物,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切割成颗粒状,形成产品。
所述的大蒜必须有须根,根部的大蒜素含量高。
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为70-90度,时间控制在1-2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无任何添加剂,直接采用植物元素控制鱼肠道疾病,鱼腥草、大蒜都对鱼体肠道有很好的消炎作用,而荷叶具有清暑利湿,治暑湿泄泻作用。本发明经过多次试验和实际鱼塘使用,效果非常明显,基本上杜绝了肠道疾病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一种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它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红薯粉40~50份、小麦粉40~50份、豆粕30-35份、鱼骨粉5~10份、食盐3-6份、鸡蛋清2-5份、鱼腥草3-5份、荷叶5-10份、大蒜15-20份、适量的水。
本发明另一种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它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红薯粉45份、小麦粉45份、豆粕32份、鱼骨粉8份、食盐3.5份、鸡蛋清2.5份、鱼腥草4.5份、荷叶9份、大蒜18份、适量的水。
本发明最佳配方的的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它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红薯粉50份、小麦粉50份、豆粕34份、鱼骨粉8.5份、食盐4份、鸡蛋清3份、鱼腥草4.5份、荷叶8.5份、大蒜19.5份、适量的水。
上述配方的预防淡水鱼肠道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薯粉、小麦粉、豆粕、鱼骨粉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合,在常温下静泡7小时,再进行气室蒸煮1.2小时,形成混合物a;
(2)将食盐、鸡蛋清、鱼腥草、荷叶、大蒜混合搅拌打碎制成泥状物b;
(3) 将温度为103度的混合物a与泥状物b充分搅拌混合,再有压机制成块状物,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切割成颗粒状,形成产品。
所述的大蒜必须有须根,根部的大蒜素含量高。
烘干的温度为75度,时间控制在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仕军,未经万仕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3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