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季铵醚化-磺基-2-羟丙基醚化淀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3556.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祝志峰;徐珍珍;刘新华;李长龙;刘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1/12 | 分类号: | C08B31/12;D06M15/11;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袁善民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季铵醚化 磺基 丙基 淀粉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季铵醚化‑磺基‑2‑羟丙基醚化淀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中利用淀粉的季铵阳离子醚化和磺基‑2‑羟丙基醚化变性处理,产物经中和、脱水、洗涤、烘干,制得双重醚化两性淀粉浆料。通过采用这种双重醚化变性在淀粉分子链上同时引入三甲基氯化铵羟丙基和磺酸基羟丙基官能团的方法,来克服淀粉的结构缺陷,改善淀粉浆膜的力学性能,提高它对棉等纤维的粘着力,更好地提高淀粉浆料在天然纤维经纱上浆特别是纯棉经纱上浆中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改善浆纱质量和提高织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季铵醚化-磺基-2-羟丙基醚化淀粉、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粘着力高,浆膜力学性能好。
背景技术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不仅要承受经纱间以及经纱与综眼、走梭板和引纬器等机械部件间的摩擦作用,而且还要经受各机构运动高达几千次的反复拉伸、曲折和冲击作用。而未经上浆的经纱,其表面存在大量毛羽,织造时在上述各种作用下会造成经纱相互缠结,引起开口不清,无法顺利织造;此外,成纱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较低,致使纱条蓬松、强度较低,织造时在上述各种作用下会造成纤维被从纱条中拉出,从而破坏纱条结构,致使经纱断头,影响织机效率,导致织造不能顺利进行,影响经纱可织性。
因此,在纺织织物用纱中,除强捻丝、股线和网络度较高的变形丝外,大多数短纤和长丝经纱织造前均需上浆。这是因为在经纱上浆过程中,被覆在经纱表面的浆液,通过粘合作用能增加浆膜与纱体间的粘合牢度,提高经纱的耐磨性;浆液形成的浆膜能有效抵抗各部件对经纱的摩擦机械作用,起到了保护经纱的作用;在浆膜形成过程中,浆液对毛羽起到了贴伏作用,降低了经纱表面的毛羽。渗透到经纱内部的浆液,通过润湿、铺展和吸附作用,形成吸附层,从而在纤维间形成胶质体,实现了纤维间的相互粘结,防止了纤维间相互滑移,增加了经纱的强度。对短纤纱而言经纱上浆目的为增加纱线断裂强度、尽可能保持纱线原有的断裂伸长、贴服纱线表面毛羽和提高经纱耐磨性;长丝上浆则主要以使长丝中各单纤维相互粘结集束为目的。由以上可知,经纱上浆是织造前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工序。
近年来,石油资源日趋紧张、石油价格飞涨及以石油产品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致使天然可再生、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如淀粉、纤维素和壳聚糖等的研究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淀粉因具有价格低、来源广、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已广泛用于食品、造纸和纺织等行业中。
众所周知,淀粉作为浆料应用于经纱上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且在经纱上浆的应用中已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其使用量不断加大。目前在三大类主浆料中淀粉用量最大,占70%左右。
然而,淀粉大分子存在大量葡萄糖环状结构和羟基,致使其对纤维素纤维的粘着力差。其次,淀粉分子链中的环状结构,致使其分子链的柔顺性较差,玻璃化温度高,形成的浆膜脆而硬。浆膜脆硬,易使存在于经纱表面的淀粉浆膜破碎脱落,形成落浆问题,从而造成浆纱质量不良。以上这些缺陷造成天然淀粉无法很好的满足经纱上浆需求。
因此,解决淀粉的浆膜力学性能差和对纤维特别是棉纤维粘着力差的缺点,对于淀粉浆料满足天然纤维素纤维经纱上浆特别是棉纤维经纱上浆的需求,改善淀粉浆料在经纱上浆中的使用性能,对于提高淀粉浆料的使用效果、改善浆纱质量和提高织造效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通常情况下,多采取淀粉变性的方法来克服淀粉缺陷,以待提高其应用效果,并进一步满足对经纱的上浆要求,提升它的使用性能,提高经纱可织性和产品质量。而化学变性是最主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变性方法。对淀粉同时进行阳离子和阴离子变性,在淀粉分子链上同时引入阴阳离子原子团。可以兼具二种原子团的优点,并调和二者的缺点,从而获得良好的上浆效果。经纱上浆中常用的两性淀粉多为季铵阳离子醚化-阴离子化(多为磷酸酯变性、羧甲基变性)复合变性淀粉,且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多为两步或多步合成法,如先季铵阳离子醚化,再阴离子化变性,或先阴离子化变性,再进行季铵阳离子醚化变性。因此,合成步骤耗时耗力,工艺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3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